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 字数: 326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朱喜钢//孙洁//马国强|责编:黄翊//陆新之
  • 商品条码: 97871122427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介绍我国小城镇 的角色定位、价值及使命,总结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 程和典型模式,以及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经 验;第二部分是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包括对 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的经验、空间形态、功能类型及 动力机制;第三部分是规划引领下的中国小城镇转型 与提升的方法与路径,重点总结了江苏常州市礼嘉镇 、安徽马鞍山市博望镇、江西上饶市沙溪镇以及福建 福清市一都镇四个不同类型的小城镇规划,突出规划 引领的小城镇特色发展和实践指导。
作者简介
.
目录
序 第一章 我国小城镇的角色、价值及使命 第一节 小城镇的角色 一、城之尾、乡之首 二、城镇化的“蓄水池” 三、城乡结构的夹层 第二节 小城镇的困境 一、小城镇未能融入城市 二、小城镇无法脱离乡村 三、小城镇加速分化 四、小城镇被边缘化 第三节 小城镇的价值 一、“小的是美好的” 二、“特色的是美好的” 三、“有机集中是美好的” 第四节 小城镇的使命 一、助力新型城镇化 二、助推乡村振兴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二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迅速发展阶段(1978~2000年) 二、分化发展阶段(2000~2011年) 三、转型提升阶段(2012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典型地域模式 一、苏南模式 二、温州模式 三、珠江(东莞)模式 四、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典型模式 第一节 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的历程 一、新镇运动下的英国小城镇 二、郊区化背景下的美国小城镇 三、都市圈导向下的日本小城镇 四、新村运动下的韩国小城镇 五、均质化理念下的德国小城镇 六、从衰落到重生的澳洲小城镇 第二节 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与管理经验 一、强调政策指导 二、强调分类管理 三、强调公共参与 四、强调特色发展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模式 第一节 小城镇形态的构成 一、用地形态 二、小城镇形态研究方法 第二节 小城镇用地演变形态的分类 一、类型一:圈层粘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