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聊斋志异(经典赏读本)/中国古典名著系列/优等生必读文库

聊斋志异(经典赏读本)/中国古典名著系列/优等生必读文库

  • 字数: 295
  • 出版社: 接力
  • 作者: (清)蒲松龄|改编:郭月霞
  • 商品条码: 978754482969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经典赏读本)》内容简介: 蒲松龄编著的《聊斋志异(经典赏读本)》,是一 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 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 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 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 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 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 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 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 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 篇章。
精彩导读
有个叫王成的,是平原县世家子弟,因十分懒惰 ,生活 目渐贫困,到最后仅剩下几间破屋,连床都没了 。夫 妻俩只得睡在给牛羊御寒的麻片上,为此经常吵架。 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村里很多人到村外周 家废园中纳 凉,王成也在其中。有一天拂晓,村里的人都回去了 ,太阳升得 很高时,王成才起来。他正打算回去,忽然发现草丛 里有支金钗。 捡起来一看,见上面刻有“仪宾府制”几个小字。王 成的祖父曾 当过衡王府仪宾,家中收藏的旧物,多半都有这个落 款。因此, 他拿着金钗犹豫不决。 这时,忽见一个老婆婆来找金钗。王成虽然很穷 ,但为人正 直,马上把金钗交给了她。老婆婆十分高兴,称赞王 成品行好, 她说:“金钗并不值钱,但是我丈夫的遗物。”王成 问她丈夫是谁, 老婆婆回答说:“已经故去的仪宾王柬之。”王成大 吃一惊,说:“他 是我祖父。您是怎么见到他的?”老婆婆也十分惊诧 ,她说:“你是 王柬之的孙子吗?我本是一个狐仙,百年前与你祖父 结婚。你祖 父死后,我就归隐了。偶然路过这里时把金钗丢了, 碰巧被你拾 到,这真是天意啊!” 王成也听说祖父有个狐仙妻子,当即便相信了她 的话,请她 一同回家。老婆婆与王成一起走到家中,看到他的妻 子穿着破旧 的衣服,脸色菜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老婆婆不禁 叹息道:“唉, 想不到王柬之的孙子,竟穷到这等地步!”她又看到 家徒四壁, 灶台上什么食物也没有,问道:“家里穷成这样,你 们怎么度日 呢?”王成的妻子听了,不由得眼泪汪汪,泣不成声 地说着家里 的困境。老婆婆摘下自己头上的金钗,交给王妻,让 她到市上换 钱买米,并约好三天后再见面。王成再三挽留,她说 :“你连自己 的妻子都难养活,我如果留下来,只能望着空房子发 愁,有什么 好处?”老婆婆走了以后,王成向妻子讲明情况。妻 子心中害怕起 来,王成极力称赞老婆婆善良慈爱,要妻子好好侍奉 她。 三天后,老婆婆果然来了。她拿出一些银子,买 回一些米面。 晚上,老婆婆与王妻睡在床上。王妻开始有些恐惧, 但看她很善 良,和普通人一样,也就放下心来。 第二天,老太婆对王成说:“你不要懒惰,应该 做点小生意, 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王成说:“可是没有本钱。 ”老婆婆说:“你 祖父在世时,钱银随便我拿。我因为是个世外人,不 需要钱,所 以从未多要。节省下来四十两脂粉钱,至今还保存着 ,你拿去买 些葛布,马上进京城去卖,可以赚点钱。” 王成买了五十匹葛布回来,老婆婆催着他赶快动 身,要他 六七天内赶到京城。她一再嘱咐王成说:“你一定要 勤快些,千万 不能偷懒:行动要快,不可拖拖拉拉。要是迟了一天 ,会后悔不 及的。”王成恭敬地答应了,然后带着葛布上了路。 王成刚走了不到两天,忽然下起大雨,他的衣服 和鞋袜都湿 透了。王成这辈子还没吃过这样的苦,冒雨赶了两天 路,感到疲 惫不堪,便住进了旅店。没想到这场雨越下越大,第 二天阴云密 布,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停住的意思。王成看到过往的 旅客都被淋 得狼狈不堪,心里叫苦不迭,便又住了一夜。 次日中午,大雨才渐渐收住,王成连忙带着布匹 上路。快到 京城时,他听说葛布价钱很贵,心中暗暗高兴。但进 京后住进客 店一问,才知道为时已晚,布价已经跌落了,连店主 都对他晚来 一步感到惋惜不己。 原来,前不久往南边的道路才修通,当时市场上 葛布很少, 而贝勒府急需用布,葛布的价钱顿时涨了三倍。前一 天,王府已 买到了足够的布,布价自然也就跌下来了。王成得知 这一消息后 烦闷不安。又过了一天,葛布越来越多,价钱却越来 越低。王成 认为无利可赚不能卖。又过了十多天,食宿费花去不 少,而布还 没卖出去,王成的心中更加烦闷。店主劝他低价卖掉 葛布,再做 其他生意。王成接受了他的意见,把带来的葛布全卖 出去了,但 本钱却亏了十几两银子。 第二天早晨,王成收拾行李,打算回家。可是他 拿出钱袋时 才发现卖布的钱竟然全部被偷了。王成赶忙告诉店主 ,店主也无 计可施。有人鼓动他去告状,要店主赔偿损失。王成 却说:“是我 命不好,与他无关。”店主听说后很感动,送他五两 银子做路费。 王成觉得这样空着手回去没脸见祖母,他思来想 去,进退两 难。正在这时候,他看到有人斗鹌鹑,一赌就是几千 两,而买一 只鹌鹑,至少要花一百铜钱。他忽然决定用身上的钱 买鹌鹑,店 主也竭力赞同,并表示不收他的食宿费。王成很高兴 ,买了一担 鹌鹑又来到京城,投宿在这家旅店。没想到当天晚上 ,一场大雨 倾盆而下,街道上水流成河,王成只好坐等天晴。雨 连着下了好 几天,笼子里的鹌鹑渐渐死去。王成焦急万分,但也 束手无策。 又过了一天,鹌鹑死得更多,只剩下了几只。王 成便把它们 都装在一个笼子里喂养。谁知道过了一夜,只剩下一 只活的。王 成愁闷万分,流着泪告诉了店主,店主也替他着急。 王成想:“钱 也花光了,家也回不去了,干脆一死了之。”店主怕 他想不开,一 再宽慰他,跟他一起去看那只仅存的鹌鹑。店主仔细 观看了很长 时间,对王成说:“这只鹌鹑非同一般,那些鹌鹑可 能都是被它斗 死的。你反正没事,不如带它出去斗斗,如果它真的 十分善斗, 你就可以靠它谋生。”王成便认真地驯养这只鹌鹑。 过了一段时间,店主建议他带着鹌鹑上街赌些酒 食,王成果 然大胜而归。店主很高兴,送钱给王成做赔本,让他 与别人斗鹌 鹑。王成的鹌鹑竟然没有遇到敌手,连连获胜。半年 后,王成便 积攒了二十多两银子,他心中十分宽慰,把这只鹌鹑 看得像性命 一样贵重。 朝中有位大亲王好斗鹌鹑,每逢上元节,总是让 老百姓带着 鹌鹑到府中相斗。这一年的上元节快到了。店主对王 成说:“你发 大财的机会来了,只是不知你的运气怎么样。”便把 大亲王与百姓 斗鹌鹑的故事讲给他听,并带着他前去亲王府。进府 前,店主又 叮嘱王成说:“斗败了,你只好自认倒霉;如果万幸 赢了,亲王必 定要买你的鹌鹑,你先不要答应,到时看我的眼色行 事,我点头 后你再答应。”王成说:“那好。” 到了亲王府,只见许多人带着鹌鹑站在台阶下。 一会儿,亲 王出来了。他的随从招呼说:“愿意斗鹌鹑的上来。 ”马上有人带着 鹌鹑上前,王爷放出了自己的鹌鹑,只几下就把那人 的鹌鹑斗败 了。王爷开怀大笑。过了一会儿,有好几个人的鹌鹑 都被斗败了。 店主对王成说:“该我们上了。”两个人便一起 上前。王爷看了 看王成的鹌鹑,说:“满眼杀气,不可轻敌。”令随 从放出“铁嘴” 来斗,几个回合,“铁嘴”便被打败。王爷换了几只 优秀的鹌鹑, 也都被斗败了。王爷着急了,命令取宫中的玉鹑来斗 。那玉鹑长 得一身白毛,神态不凡。王成胆怯,跪着请求停斗, 他说:“大王 的鹌鹑,是神物。若伤了我的鹌鹑,就砸了我的饭碗 。”亲王笑着 说:“放心。如果你的鹌鹑斗死了,我会重赏你的。 ” 王成这才再放出鹌鹑。玉鹑见状,立即奔了过去 。王成的鹌 鹑看到玉鹑冲了过来,便伏下身子等待。玉鹑狠啄时 ,它像鹤一 样腾飞反击。两只鹌鹑或进或退,或攻或守,相持近 一个时辰也 没分出胜负。到了后来,玉鹑渐渐松懈,而王成的鹌 鹁则越斗越 勇。不一会儿,玉鹑身上的毛像雪花般掉落,垂着翅 膀逃走了。 观战的人有成百上千,都赞赏王成的鹌鹑善战。 王爷亲手抓 起它,从嘴到爪细细查看一番,然后问王成:“你卖 不卖?”王成 说:“我没有任何财产,只有这只鹌鹑相依为命,不 想卖。”王爷说: “赏你大价钱,你可乐意?”王成低头沉思,半晌才 说:“我本不愿 卖,既然王爷喜欢它,又能使小人不愁衣食,我当然 愿意。” 王爷大喜,让他出价。王成说:“一千两银子。 ”王爷笑着说: “痴汉!这算什么宝物,竟然价值千金?”王成说: “我每天带它去 斗,可以赢些柴米钱,一家人都不愁吃食。对我来说 ,它确实是 无价之宝。”王爷说:“我给你二百两,怎么样?” 王成摇摇头,王 爷又加了一百两。王成看看店主,见他不动声色,便 说:“我也减 一百。”王爷见他不肯多让,不满意地说:“算了吧 ,谁肯花九百两 买一只鹌鹁!”王成假装要把鹌鹑带走。这时,王爷 喊了一声:“你 过来,你过来!我出六百两,你同意就卖,不同意就 罢了。”王成 看看店主,他仍然不动声色。王成已经心满意足,害 怕失去良机, 就对王爷说:“这个价,实在不乐意卖。看在王爷的 面上,就这样 吧。”王爷大喜,令人称好银两交给他。 出了王府,店主人埋怨说:“我是怎么告诉你的 ?再讲讲价, 八百两就稳稳地拿到手了。”回到店里,王成把银子 放在桌上,请 店主随意拿。店主推让再三,只收了他的食宿费。 王成回到家中,对家人详细讲了经过。祖母叫他 买了三百亩 良田,修房屋,打家具,看起来又像世家的样子了。 每天清晨, 祖母早起,督促王成管理田庄,王妻织布。夫妇俩稍 有懈怠,祖 母便严厉地训斥他们。夫妇二人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过了三年, 家中更富裕了。老婆婆准备离开,夫妇二人哭着挽留 她。可是第 二天天亮时,她已经不见了。 异史氏说:“俗话说勤劳致富,可这个故事里的 富贵偏偏来自 懒惰。一个人穷到了极点还能保持正直的品格,这应 该才是老天 怜悯他、赐给他富贵的原因吧。”P15-20
目录
第一章 种梨 第二章 劳山道士 第三章 娇娜 第四章 王成 第五章 青凤 第六章 画皮 第七章 陆判 第八章 婴宁 第九章 聂小倩 第十章 水莽草 第十一章 侠女 第十二章 阿宝 第十三章 张诚 第十四章 红玉 第十五章 鲁公女 第十六章 连琐 第十七章 夜叉国 第十八章 商三官 第十九章 庚娘 第二十章 宫梦弼 第二十一章 翩翩 第二十二章 青梅 第二十三章 田七郎 第二十四章 促织 第二十五章 雨钱 第二十六章 续黄粱 第二十七章 胡四相公 第二十八章 鸦头 第二十九章 花姑子 第三十章 西湖主 第三十一章 莲花公主 第三十二章 马介甫 第三十三章 考弊司 第三十四章 江城 第三十五章 邵九娘 第三十六章 青娥 第三十七章 宦娘 第三十八章 阿绣 第三十九章 小翠 第四十章 霍女 第四十一章 司文郎 第四十二章 崔猛 第四十三章 席方平 第四十四章 胭脂 第四十五章 珊瑚 第四十六章 葛巾 第四十七章 黄英 第四十八章 石清虚 第四十九章 细柳 第五十章 寒月芙蕖 文学常识 必背古诗文 全真测试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