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新史学 & 多元对话系列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新史学 & 多元对话系列

  • 字数: 55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陈怀宇
  • 商品条码: 97873031609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7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寅恪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段传奇。陈怀宇 所著的《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 学与西学背景)》主要研究陈寅恪学术研究的世界学 术背景,特别关注陈寅恪时代国际东方学与西学对其 学术之养成、发展、变化的影响。《在西方发现陈寅 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作者运用 不同语言的文献材料等多重证据来进行辨析,结合前 人未加注意的一些西文文献,考察了陈寅恪在哈佛、 德国的留学历程及其所处的欧美学术界,以及他和欧 美学者兰曼、白璧德、吕德斯以及其他同辈学者交往 的经历,提示了陈寅恪东方学与史学发展的国际学术 背景,重点分析了陈寅恪在思想和学术上受到的欧美 人文主义、东方主义、文献主义以及文化民族主义的 影响。
作者简介
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11—2012学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部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丝绸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与学术。已出版著作《中国中世寺院主义之复兴》、《普林斯顿东亚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出土汉文文书注记目录》,并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 导言 第一节 陈寅恪负笈哈佛园 第二节 哈佛园中多英杰 结语 第二章 陈寅恪与德国早期学术联系新证 导言 第一节 陈寅恪与德国东方学会 第二节 陈寅恪、白乐日与现代唐史研究 第三节 陈寅恪与玉井是博 结语 第三章 东方学、西学与历史学:陈寅恪的学术世界 导言 第一节 从陈寅恪论钢和泰的一封信谈起 第二节 陈寅恪著述中的西典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所获英美学术荣誉始末 结语 第四章 陈寅恪所谓东方学之目录学之源流 导言 第一节 东方学之目录学之前传 第二节 东方学之目录学之本传 结语 第五章 佛学与新人文主义:白璧德对中国学者的影响 导言 第一节 白璧德与早期东方学 第二节 白璧德之佛教思想及其历史背景 第三节 白璧德对哈佛早期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结语 第六章 佛教、佛学、佛法:中国佛教与现代性 导言 第一节 欧洲对佛教的发现与近代佛教学的兴起 第二节 日本近代佛学的兴起 第三节 中国佛教与现代性:以王恩洋为中心 结语 第七章 文献主义与民族主义:近代佛学视野中的陈寅恪 导言 第一节 陈寅恪之佛学与文献主义 第二节 陈寅恪之佛学与文化民族主义 结语 第八章 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导言 第一节 了解之同情 第二节 种族文化观 结语 第九章 美学与启蒙:赫尔德在近代中国 导言 第一节 王国维与赫尔德 第二节 赫尔德美学思想入华 第三节 李长之论赫尔德与艺术史 结语 第十章 民俗学与国民性:周作人与赫尔德 导言 第一节 民俗学与民族文学 第二节 民族性与国民性 结语 第十一章 自由与真理:个人主张与近代思想 导言 第一节 思想自由 第二节 少数主义 第三节 民族学术 结语 附录一 1919年哈佛中日留学生之比较研究 附录二 没有过去的历史:学术史上的日本东洋学 附录三 日本中古史巨擘黑田俊雄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