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线革命(网络空间的权利表达与正义实现)/互联网与社会丛书

在线革命(网络空间的权利表达与正义实现)/互联网与社会丛书

  • 字数: 233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杨吉//张解放
  • 商品条码: 97873023196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张解放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英国拉夫柏勒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和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SCI、EI检索近170篇,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10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  杨吉,法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系主任,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网络与知识产权部主任、律师,杭州摄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主讲人。 主要关注领域为知识产权、互联网法律、网络与传媒产业。著有《21世纪的书:信息时代商业思想10×10阅读》、《营销高手必读的55本书》、《聪明投资者的修炼》、《在线革命:网络空间的权利表达与正义实现》等多部畅销书。 作为国内知名财经书评人和网络与新媒体观察者,文章多发表在《上海证券报》、《中国图书评论》、《中欧商业评论》、《商界评论》、《IT经理世界》、《中国企业家》、《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报刊。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作为权利表达的网络舆论 第一节 “华南虎”风波:众声喧哗下的理性表达 虎、虎、华南虎! “正龙拍虎”的失败与“网络民意”的胜利 第二节 中国网络舆论的兴起 “孙志刚事件”的标本意义 “如果没有网络……” 网络问政:风生水起 2003年:爆发的“沉默的大多数” 第三节 权利如何表达:主体、机制与运行 问题的提出 “看不见的人群”是谁:网络舆论能否真正代表民意? 网络舆论的形成 第四节 网络讨论的“阿喀琉斯之踵” 网络讨论的“想象之中”与“预料之外” “匿名”的绊脚石 “平等性”的真相 男女有别与话语方式 第二章 互联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第一节公私分野 两种自由的理路 汉娜·阿伦特的理想状态 哈贝马斯的承继与发扬 公私再审视 第二节 网络如何公共? 否定性批判 网络空间与公共精神之契台 第三节 媒体形态与种类 后吉布森时代的网络空间 Web 2.0形态下的网络应用 它们改变了什么? 第三章 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 第一节 公民意识的觉醒与网上的自我 从网民到网络公民 权利之源及其展开 呈现和认同之辨 第二节 网络公共事件全解析 践行民主诉求新策略 网络舆情的发生逻辑 异化与消解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 原则的提出 保持开放与平等 鼓励对话与慎议 营造归属与融合 第四章 网络空间的规制及其实践 第一节 铁笼抑或乌托邦 科技的反扑 互联网的自由与秩序之争 三个故事文本 第二节 规制架构 控制是一连串的事 何人在规制? 如何规制? 规制的三个主题 第三节 中国网络规制现状评析 必要的交代 规制现状 开放代码对现有规制的限制 第四节 规制的前景与出路 来自美国模式的启发 政策建议与立法完善 赫胥黎们没有意识到的 第五章 在线革命——互联网改变中国? 第一节 自由表达的障碍与伏击 别了,谷歌!来了,“网络特区”? “实名”之惑 网络整风 第二节 网络监督的失范与规范 监督缺陷的“三重门” 完善网络监督及其政府应对 第三节 结语: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愿景与未来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