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

  • 字数: 28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林家彬//刘洁//卓杰
  • 商品条码: 97875097433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林家彬、刘洁、卓杰等编写的这本《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 (2013)》是《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的姊妹篇,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发展研究部牵头组成的课题组完成。这个为期一年的研究,在中国经济 走出大V后又开始U形爬坡的关键时点上尤为及时,既明晰了未来经济周期的 变化对中国矿业发展的影响,也明确了中国资源型企业在某些领域“走出去 ”是兼顾“保需求”和“谋发展”的不二选择。全书以四个问题(在目前的 发展阶段资源型企业“走出去”为什么特别重要、资源型企业为什么在“外 面的世界”走不好、在哪些领域有较好的“走出去”前景、有哪些政策和制 度需要调整)为线索,从高端决策咨询机构的视角给出了答案,并对“‘走 出去’后为什么走不好”和“跨国矿企是怎么跨进发展中国家的”这两个现 实问题给予了专门回答。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认为,中国矿企在“走出去” 时有两个普遍问题: ①“走出去”却难以“走进去”,海外并购成功率不高,在并购时容易 经济问题政治化。 ②“走出去”却赚不回。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约有1/3成功,1 /3失败,1/3不赔不赚,且与中国企业国内投资情况迥异的是,大企业往 往遭遇大烦恼。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认为,尽管目前矿企“走出去 ”存在若干“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障碍,但借鉴跨国矿企跨进发展中国 家的经验,只要政府统筹支持各方面对外投资,矿企把握天时地利并按国际 惯例开发运营,中国未来十年就可能发展出一流跨国矿企。
作者简介
刘洁,管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 林家彬,1957年生,区域规划博士(东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城市管理及资源、环境政策。其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的《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获199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北京市中小企业振兴对策研究》获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获2001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的《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获200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前 言 Preface 第一章 近中期中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意义   一 “走出去”的必要性:保需求和谋发展   二 “走出去”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脉络和成效评价   一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沿革   二 既有“走出去”企业的投资行为特点 第三章 当前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内外部障碍   一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二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不好”的制度成因分析 第四章 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经验   一 国内经验   二 国际经验 第五章 未来十年“走出去”的机遇和要求   一 未来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形势   二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重点领域分析 第六章 统筹调整“走出去”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建议   一 政府统筹调整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制度   二 资源型企业认清天时地利人和,苦练内功,选择某些领域差异化发展 特别关注一 “走出去”后为什么走不好? 特别关注二 跨国矿企是怎么跨进发展中国家的?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