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理论与现代性问题/文化创意产业译丛

文化理论与现代性问题/文化创意产业译丛

  • 字数: 170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英)阿兰·斯威伍德|译者:黄世权//桂
  • 商品条码: 978730016829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化理论与现代性问题》清晰地陈述了不同社会理论关于文化的各 种理论观点。分析了从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到雷蒙·威廉姆斯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贡献,而且将他们与韦伯、涂尔干、齐美尔、帕森斯等当代文 化理论的著作进行了对照。文化霸权、力量场域和文化物质主义等文化概 念和理论在本书中都得到讨论。 《文化理论与现代性问题》批判性地检验了哈贝马斯、布迪厄、巴赫 金、杰姆逊和贝尔的著作。作者阿兰·斯威伍德强调,很多后现代文化理 论的失误在于没有充分地考虑语境问题,并且认为应该将现代主义和后现 代主义的争论与文化和大众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虑。
作者简介
黄世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著有《日常沉迷与诗性超越——论贾平凹作品的意象写实艺术》等。 阿兰·斯威伍德(Alan Swingewood),英国文化社会学家,伦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系的社会学讲师。他的著作有《社会学思想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Sociological Thought,second edition)和《大众文化的迷思》(The Myth of Mass Culture)。 桂琳(1975- ),在湖北大学中文系国家文科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完成了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先后师从李春青教授和王一川教授。现供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为新闻系影视传播专业讲授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 曾先后在《中国文化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翻译著作《梦与健康》(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参与编著《西方后现代艺术经典小说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舨);参与撰写《大学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目录
第一章 文化的理论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文化和经济生产 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的批判 葛兰西:文化的独立自主 第二章 文化的理论化:韦伯、西美尔和社会行为 引言 理性和文化社会学:韦伯 文化和自主原则 西美尔:现代性和文化悲剧 现代性文化 第三章 文化工业的问题 文化的辩证法 文化工业和音乐 文化、阶级和批判 方法问题:文化产业和文化记忆 第四章 文化分析和系统理论 共同文化的概念:从涂尔干到帕森斯 共同文化:帕森斯 哈贝马斯:文化和交往实践 文化和互动 第五章 文化语境化 语境与文化 音乐语境化:介质问题 文化唯物主义 通常意义上的文化:共同文化的问题 情感结构:语境化的问题 第六章 文化场域理论 结构主义与系统概念 文化理论和短路效应 文化社会学与场域理论 习性、实践和文化场域 力量场域的概念 场域理论的缺陷 第七章 对话原则和文化形式 文化场域:行为与交往 巴赫金:文化、自我与对话 话语、语言和文化 非官方文化:狂欢式概念 对话原则、禁闭和历史语境:小说案例 第八章 现代性与文化 什么是现代性? 现代性1:从波德莱尔到福柯 附录:现代性作为当下的新——福柯评波德莱尔 西美尔的现代性 现代性2:启蒙批评——从韦伯到法兰克福学派 论述现代性: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性3:马克思 第九章 后现代性与大众文化 现代性批评1:后现代和宏大叙事 现代性批判2:后现代主义与文化 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和资本主义逻辑 总结性评价:现代性、历史和后现代主义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