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口流动中的教育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人口流动中的教育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字数: 39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贾勇宏
  • 商品条码: 97875161192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为表现形式 的社会转型期。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 业,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但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 结构的存在使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却无法享受与市民相同的待遇,其中 包括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农民工的非市民化待遇导致了他们的经济 和社会地位低下,无法实现举家迁移,大批子女由此被留在农村生活和学习 ,称为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入城市,导致家庭 生活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 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如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地接受教 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 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贾勇宏编著的《人口流动中的教育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 究》在对我国中部地区三省九县(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地调查基础 上,从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多学科视野,宏观与微 观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并用”的研究方法来系统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人口流动中的教育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究认为: (1)留守儿童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存在于人口流动与家庭迁移的关系 中,是人口流动过程中举家难迁现象的产物。当代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是转 型期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是农民工问题的重要组成 部分。(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化不良问题。农村留守经历 带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多为负面,主要表现为学习欠佳、德行失范、安全 失保和心理失衡四大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安全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 整体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但在德行表现上两者无显著差异。(3)农村留 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带有非留守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留守经历 只是加重了这些问题。(4)农村留守经历对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影响不同。留 守儿童对农村留守生活具有能动的适应性。妈妈外出务工型留守儿童的学习 兴趣、德行表现和心理健康状况在留守儿童亚群体中均为最差,其他亚群体 之间的教育问题差异却不显著。留守儿童男生因为家庭疏于管教而面临更大 的学业失败风险;留守女生则因为心理脆弱而面临更大的心理健康问题。 (5)妈妈在家监管孩子比爸爸有更大的优势。学校教育的积极干预能够明显 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改善留守儿童的德行方面作用尤为明显。 (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形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从静态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干预乏力是该问题产生的微 观机理。从动态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家庭在既定制度约束下的一 种理性选择的结果。二元社会制度和二元教育体制所致的随迁就读受阻是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根 本出路在于顺应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变留守儿童为流动儿童。 (8)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有利于缓解农村留 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 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思 路。 第二章,从儿童留守的现象出发,详细回顾了中国古代至今的儿童留守 现象。通过考察发现,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现象,儿童留守现象产生 于人口流动与家庭迁移的关系之中,是人口流动过程中举家难迁的产物。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儿童留守现象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历史过程,是儿童留守现象在当代特殊国情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是我 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 第三章,从问题调查的数据资料出发,详细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 发展的基本情况,为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进一步解释这一社会 问题奠定基础。 第四章,在调研的一手资料基础上,揭示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主要表现。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带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多为负面,主要 表现为学习欠佳,德行失范、安全失保和心理失衡四大方面。并对该问题的 整体特征作出了基本判断。 第五章,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分析。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 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乏力和社会制度的阻碍 。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直接原因,社会制度的阻碍是根本原因,学校教 育的乏力则是助长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 题的思路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家 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既要立足现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 行教育干预,缓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时还要从国家层面制定解决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长期战略,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理有序地向 城市转移,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作者简介
贾勇宏(1980-),男,河南淅川县人,现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财政、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6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4月被免试推荐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专业博士生,2009年9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其他各类纵向课题8项:已经出版《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等著作(合著)4部。在《chinese eclLEation and society》、《教育与经济》、《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青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报纸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8篇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新华文摘》、《教育科学文摘》等权威文摘全文转载、摘编或索引,多篇论文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三、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整体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教育难题 二、人口流动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的新课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一、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 二、流动儿童和回流留守儿童 三、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四、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 第六节 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逻辑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第一节 流动中的难题:儿童留守现象的历史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儿童留守现象(1949年以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儿童留守现象(1949—1957) 三、限农政策中的儿童留守现象(1958一1978年) 四、改革开放后的儿童留守现象(1978年至今) 第二节 转型期的阵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现实背景 一、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伴生物 二、城市化进程中举家难迁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一、留守儿童占相当大的比重 二、留守儿童低年级在校生所占比重较高 三、留守儿童性别比偏高 四、双亲外出务工型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一、以跨省外出务工为主 二、以中长期外出务工为主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情感交流情况 一、当面交流聚少离多 二、异地交流以电话为纽带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一、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 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有效监护能力不足 三、留守儿童与监护人关系整体良好 四、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随年龄变化而不同 第五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 一、留守儿童的饮食营养状况整体好于非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闲暇生活丰富多彩 三、双亲外出务工型留守儿童多数在校寄宿 四、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数多于非留守儿童 五、双亲外出务工型留守儿童自理能力高于非留守儿童 六、留守儿童同辈交往状况整体良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和基本判断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学业欠佳 二、德行失范 三、安全失保 四、心理失衡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判断 一、农村留守经历对儿童教育影响以负面为主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等于教育中的“问题儿童”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属于外生性教育问题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家庭教育功能理论概述 二、人口流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乏力 一、根治无方:学校干预能力有限 二、管教失误:学校干预乏力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阻碍 一、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家庭决策因素分析 二、农民工生活的边缘化: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家庭障碍 三、教育体制的不适应: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体制障碍 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制度根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标本兼治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制度保障 第二节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三、创造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大力推进农村留守儿童进城随迁就读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一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村“留守儿童”学生调查问卷(3—9年级) 附录三“留守儿童调查”教师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