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识规矩颂通诠)/唯识学经论诠释丛书

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识规矩颂通诠)/唯识学经论诠释丛书

  • 字数: 200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宗性
  • 商品条码: 97875531003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3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宗性法师,1973生,重庆潼南人。出家以后,在重庆、四川、北京等地求学十年。2001年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1年应邀到文殊院弘法,2003年荣膺成都文殊院住持。2010宗性法师调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法师长期致力于唯识学的传播和禅宗史研究及大众弘法工作,多次应邀至海外、大学、团体、机关等举办讲经法会及佛学讲座。法师的开示语言生动幽默,接应方式也别具一各。法师已出版论文集《问学散论》及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十余种。
目录
导论 八识规矩颂 第一章 绪说 一《八识规矩颂》的创立 二《八识规矩颂》的作者 三《八识规矩颂》的注疏 第二章 《八识规矩颂》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 略说八识 一 唯识佛法与现代生理学主张的差异 二 八识是什么 三 八识与生命沉浮 第二节 《八识规矩颂》的结构 一 结构 二 诠解次第 第三节 《八识规矩颂》的主要内容 一 性类——心识的伦理价值趋向 二 缘境——心识认识对象的真实性 三 识量——心识认识结果的真实性 (一)现量 (二)比量 (三)非量 四 界地——心识的活动范围 五 业用——心识的作用 (一)分别 (二)造业 (三)受报 六 心所——心识的辅助伙伴 (一)遍行心所五种 (二)别境心所五种 (三)善心所十一种 (四)根本烦恼六种 (五)随烦恼二十种 (六)不定心所四种 七 依缘——心识活动的条件 (一)因缘 (二)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 (四)增上缘 八 转依——心识的净化 第三章 八识与染污生命——顺转杂染分 第一节 染污的第六意识 一 第六意识的性类、识量、缘境 二 第六意识的界地——活动范围 三 第六意识的相应心所——辅助伙伴 四 第六意识活动的特点 五 第六意识的业用(功能) (一)前台造业的操手 (二)业力的分工 第二节 染污的前五识 一 前五识的缘境、识量及性类 (一)前五识的缘境 (二)前五识的识量 (三)前五识的性类, 二 前五识的活动范围 三 前五识的辅助伙伴(助伴) 四 前五识活动的条件(依缘) 五 前五识的作用 六 识与根的关系 第三节 染污的第八识 一 阿赖耶识的性类和辅助伙伴 二 阿赖耶识的活动范围 三 关于阿赖耶识的存在(助伴) (一)五教证 (二)十理证 四 关于阿赖耶识的自相 五 第八阿赖耶识与前七识的关系 六 第八阿赖耶识的业用 (一)受熏 (二)持种 (三)内现根身并执持不坏 (四)外现器界 (五)生命相续不断的使者(果报体) 第四节 染污的第七识 一 第七末那识的缘境及性类 二 第七末那识的识量 三 第七末那识的辅助伙伴 四 第七末那识的行相 五 第七末那识的业用(作用) (一)令有情沉迷 (二)为染净之依 第五节 八识与生命的染污 一 生命染污的前奏——前五识 二 生命染污的制造者——第六意识 三 生命的染污源——第七末那识 四 生命染污的执行者——第八阿赖耶识 第四章 净化八识与佛身庄严——逆转清净分 第一节 八识与净化 一净化的历程 二净化与四智 三净化与三身 四四智与相应心品 第二节 第六意识的净化 一 第六意识净化的转折点 二 第六意识持续净化中的干扰 三 第六意识的圆满净化 四 妙观察智的妙用 (一)善观诸法自相共相 (二)善说法度众 第三节 第七末那识的净化 一 第七末那识净化的转折点 二 第七末那识持续净化的干扰 三 平等性智的妙用 第四节 第八阿赖耶识的净化 一 第八识的名位 (一)我爱执藏位 (二)业果生死相续位 (三)无上转依最极清净位 二 第八阿赖耶识净化的转折点 三 第八阿赖耶识净化的持续 四 第八阿赖耶识净化的圆满 五 大圆镜智的妙用 第五节 前五识的净化 一 成所作智的特点 (一)“空” (二)“变相”与“带相” (三)智慧的类别——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 (四)成所作智的特点 二 成所作智缘境的真实性 三 成所作智的转起阶段 四 成所作智的妙用 第六节 净化与庄严 结语 掌握改造生命的原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