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理论基础(民族地区暨民族院校中国语言文学特色教材)

文学理论基础(民族地区暨民族院校中国语言文学特色教材)

  • 字数: 261
  • 出版社: 陕西师大
  • 作者: 袁书会//朱霞//张学海
  • 商品条码: 97875613519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6
  • 出版年份: 2010
  • 印次: 1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学活动 第一节:人类的特性与文学活动 一、人类的特性 二、人类活动的特性 三、文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 四、文学活动价值及其社会功能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特殊性 一、精神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 二、文学活动与其他精神活动 三、文学活动与其他艺术活动 第二章 文学的性质 第一节: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与经济基础 二、文学与上层建筑 三、文学与话语 四、文学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活动与审美活动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表现 第三节:文学的话语蕴藉性质 一、话语蕴藉性质的表现 二、文学性质认识的深化 第三章 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的发生 一、关于文学发生的几种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学说 第二节:文学的发展 一、对文学发展的认识 二、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 三、文学发展的主体因素 四、文学发展的自身因素 五、文学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 六、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 第四章 文学创作的主客体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主体 一、文学创作中的作者 二、审美者 三、具体的社会人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客体 一、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二、具有潜在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三、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作过程 一、艺术发现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表达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审美心理机制 一、直觉 二、灵感 三、想象 四、情感 第六章 文学创作的规律 第一节:艺术真实 一、艺术真实 二、艺术概括 第二节:“诗意的裁判” 一、“诗意的裁判”的含义 二、“诗意的裁判”的特征 第三节:形式创造 一、形式问题 二、形式创造 第七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分类 一、历史上的分类法 二、文学作品分类的意义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一、诗 二、散文 三、小说 四、戏剧文学 第八章 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文学言语 一、文学言语的特点 二、文学言语的层面 第二节:文学形象 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二、真实和假定的统一 三、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四、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第三节:文学意蕴 一、文学意蕴的类别 二、文学意蕴的特点 第九章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文学典型 一、文学典型的含义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二节:文学意境 一、意境的含义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三、意境的分类 第十章 文学风格 第一节:文学风格界说 一、文学风格的定义 二、文学风格的形成 三、文学风格的特征 第二节:文学风格的类型 一、个体风格 二、群体风格 第十一章 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 第一节:文学传播与文学鉴赏 一、文学传播 二、文学鉴赏 第二节: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三、文学接受 第三节: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的界定 二、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 三、文学批评的作用 四、文学批评的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