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

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

  • 字数: 274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昀
  • 商品条码: 97875097374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由李昀编著。 《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简介: 把“否定性辩证法”引入对女性主体性的探讨是一种风险,也是解决女 性主体性和代理权的重构问题的机遇。在牢记阿多诺建构的个体主体性、集 体主体性和客观世界间的三星集结的同时,把阿多诺和后女性主义的理论进 行缝合,既可以避免陷入同一性的桎梏,又可以避免“延异”中立的游戏, 从而把女性特质的书写引入社会政治领域。 既然是重构,就离不开解构。阿多诺和后女性主义解构了同一性,包括 同一性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和同一性的外化(自由一马克思主 义女性主义建构的统一的女性意识和姊妹团体)。阿多诺认为,由资本主义 生产和交换决定的同一性是“启蒙”时代最大的反启蒙,带来了对自然和人 的双重奴役。在这种语境下,后女性主义开始反思“生产”概念对自然和人 (尤其是女人)的压抑。后女性主义者发现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改变女人的 命运。于是他们开始关注被排斥在(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之外的女人所留存 的特殊性,开始关注再生产。以克里斯蒂娃为例,她直面马克思文本中关于 劳动和价值的探讨,提出了超越价值和交换的主张。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相 结合,她探讨了一种不能被简约为价值的(再)生产,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经 济领域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转移到文化领域的文本生产和意义交换。在她的文 本理论中,她张扬前俄狄浦斯的母性的力量,把过去用作对现在和未来的中 介。 克里斯蒂娃认为,这是一种无须指涉产品的生产理论,并且认定是马克 思的文本本身预示了建立这种文本生产理论的可能性。她在马克思的理论中 看到了一个另类的场景。它超越了产品逻辑,超越了价值和流通逻辑。受后 结构主义的影响,克里斯蒂娃抓住马克思所说的所有生产最终都是人力的耗 费的论述,捕捉到一种“不具意义的”生产。它具有改造力量,同时又总是 先于任何产品或交流性语言。和阿多诺一样,她憎恶纯粹为了交流的、共享 的意义。在这种生产不代表任何价值或不具有任何意义的文本生产中,她关 注生产过程中的异质性,以及身体和耗费之间的关系,探讨由此产生的过程 中的主体。
作者简介
李昀 女,生于1972年,博士/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研究,以主体性为关键词,广泛涉猎各种理论文本,如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等。
目录
导言建构对话的桥梁 上篇 拆解同一性第一章突破同一性逻辑 第一节 破除主体性的神话 第二节 捍卫必要的主体性 第三节 有关主体性的关键词 第二章 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 第一节 批判生产 第二节 超越价值和交换 中篇 关联差异第三章女人与差异 第一节 有声的沉默 第二节 母亲的中介 第四章 差异与文本实践 第一节 诗性的意指实践 第二节 母性身体与父性法则 下篇 重构主体性第五章主体性的辩证法 第一节 差异无尽的游荡 第二节 同一性变换的面孔 第六章 代理权的辩证法 第一节 女人的言说与主体性重构 第二节 女人的言说与社会 结语 否定性的政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