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

  • 字数: 522
  • 出版社: 山东教育
  • 作者: 孙继南//周柱铨
  • 商品条码: 978753286304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5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周柱铨,1928年生,广东广州人。音乐史学教授。195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学期间,师从吕骥、蓝玉菘、杨荫浏、张洪岛、康津斯基、别吉章诺夫学习中外音乐史论。1958年以来在哈尔滨艺术学院、哈尔滨师大音乐学院任教,教授中外音乐史、作品分析、作曲、钢琴等课程。曾先后在《人民音乐》、《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史论、评论文章多篇。近年出版有专著《响泉论乐》、《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 孙继南,1928年生,安徽芜湖人。1952年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保送至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两年。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1994年离休前曾任山师及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兼任 艺教委委员、中国音协音教委委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主编之一)、《黎锦晖评传》、《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及《当代中国音乐》的部分章节。
目录
序 编写说明 第一章 远古、夏、商时期(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 第三节 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 古乐器 第五节 关于音阶形成的历史 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 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 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 音乐思想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乐府 第三节 鼓吹 第四节 相和歌 第五节 清商乐 第六节 百戏中的乐舞 第七节 音乐美学思想 第八节 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九节 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第十节 乐律宫调理论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宫廷燕乐 第三节 民间俗乐 第四节 音乐理论 第五节 记谱法 第六节 音乐机构 第七节 著名音乐家 第八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第五章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市民音乐的勃兴 第三节 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第四节 说唱音乐的高度成熟 第五节 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 第六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七节 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第八节 音乐论著举要 第六章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戏曲的发展 第三节 民间歌舞、说唱 第四节 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 重要曲谱 第六节 朱载培的“新法密率”和工尺谱的流传 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第一节 概述 一、新音乐的启蒙和发展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传统音乐 一、戏曲音乐 二、说唱音乐 三、民歌与民间歌舞 四、传统器乐 第三节 声乐 一、群众歌曲 二、独唱歌曲 三、合唱歌曲 四、电影、戏剧歌曲 五、作曲家与作曲家群 第四节 器乐 一、中国乐器音乐 二、西洋乐器音乐 第五节 歌剧音乐 一、儿童歌舞剧 二、新歌剧的探索与发展 三、《白毛女》——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 第六节 音乐教育 一、普通音乐教育 二、社会音乐教育 三、音乐师范教育 四、专业音乐教育 第七节 音乐思潮、音乐美学和音乐史学 一、中国音乐新思潮 二、音乐美学 三、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 第八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一、中国留学生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二、来华外籍音乐家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三、中国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 四、外国音乐论著的译介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音乐大事记(公元1949年7月—2010年12月)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 谱例目录 附录三 图片目录 附录四 人名索引 后记 修订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