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

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

  • 字数: 152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周南
  • 商品条码: 97873012107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8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周南编著的《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内容简介:世事无常,祸 福相依。有的人生意越做越大,有的却越赔越多;有的品牌百年长青,有的 则譬若朝露;有的人事业平步青云,有的则“半途而废”。究其原因,很多 人不清楚 “钱”和“命”哪个更重要,因而乐极生悲,泰极否来。 《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来诠释人生哲理、中美文化差异以及 企业营销和品牌管理之道,亦探讨如何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维来调剂市 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浮躁心态,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双赢之道。作者于 耳顺之年希望与读者们分享自己对《道德经》的感悟,也祝愿每位读者心中 不仅有梦,亦有数。
作者简介
周南,福建古田人,1952年生,福建沙县插队知青,福州大学工农兵大学生,1981年考上 出国研究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与犹他大学分别获得工商管理硕士与市场营销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的大学执教,获终身教职。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教授、武汉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是 聘任的企业管理学科的第一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讲授EMBA课程与指导博士生。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从身份上的中国人到精神上的中国人 第1部分 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人生的境界 1—1 死而不亡者寿:要“钱”还是要“命”?(一) 1一2 道生之,德畜之(一):一命、二运、三风水 1一3 道生之,德畜之(二):四积德、五读书 1一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阴德和阳德之说 1一5 终不自为大:王之涣的黄河精神 1—6 有无相生(一):向曹操学加减法 1—7 上善若水:自强不息,还是利万物而不争? 1—8 自知者明(一):刘邦的《大风歌》 1—9 自知者明(二):心中有梦可喜,心中有数可贺 1—10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情练达即文章 1一11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一12 大巧若拙,大富若穷:不忘稼穑艰辛 1—13 不失其所者久:“国在山河破” 1—14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香港的中秋垃圾 1—15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要“钱”还是要“命”?(二) 第2部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美文化差异 2一1 知不知,尚矣:天下四种文化人 2—2 高下相倾(一):中美文化阴阳 2—3 知常日明:《阿凡达》和《孔子》背后的时间观 2—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希拉里和温家宝看中美关系 2—5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血淋淋还是情脉脉? 2—6 去甚,去奢,去泰:在中国没有纯粹的商业关系? 2—7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宝洁进中国 2—8 知止可以不殆: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第3部分 名可名,非常名:企业家的盘古志 3—1 名可名,非常名:企业家的盘古志 3—2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一个企业上天人地的框架 3—3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品牌疆界图 3—4 美言不信:“三鹿”的美丽谎言 3—5 有无相生:品牌的两面 3—6 难易相成:品牌的三界 3—7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消费者的三个需要层次 3—8 万物莫不贵德:一个天、地、人“三情”的品牌框架 3—9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大品牌和伟大品牌之别 3—1O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品牌之神形 3一11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品牌形象”还是“品牌意境”? 3—12 有生于燕:从“亡、氯、无”看创新的极限 3—13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关系的质量决定品牌价值 3一14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灵距离 3—15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服务的“态”和“度” 第4部分 战胜以丧礼处之:我等做得到吗? 4—1 战胜以丧礼处之:我等做得到吗? 4—2 善为士者不武(一):总是损人,岂能利己? 4—3 善为士者不武(二):总向顾客动武,能赢吗? 4—4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百忍成金 4—5 以无事取天下:做生意好比谈恋爱 4—6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持之有故,言之在理 4—7 高下相倾(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5部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何可为何不可为? 5—1 小国寡民:乔羽的小民情结 5—2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丰子恺的儿童漫画 5—3 信言不美:电器大王蒙民伟 5—4 见小日明,守柔日强:高锟的潮平岸阔 5—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金庸小说的魅力” 5—6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二):香港置地广场 5—7 夫礼者,忠信之薄:王石与黄光裕谁更“恶”? 5—8 少则得,多则惑(一):小猫钓鱼” 5—9 少则得,多则惑(二):谢瑞麟的三起三落 5—10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第6部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6—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的“识字”人生三阶段 6—2 知足者富:我的营销学旅三阶段 6—3 长短相形:中为外用 6—4 至誉无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6—5 大象无形:刘姥姥进大观园 《道德经》索引 其他书目索引 人名、地名及其他索引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