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发展

  • 字数: 22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日)南亮进//牧野文夫//罗欢镇|译者:
  • 商品条码: 978750972954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一方面,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没有教育发展,经济增长也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促进 教育发展的关系。此外,教育系统中的弊端也能够引发各种经济和社会问 题,产生不良影响。 南亮进、牧野文夫、罗欢镇所著的《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出于这 种问题意识,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分析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不仅利用各种统计资料进行新的数据估算,而且还通过实地调 查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而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之上研究中国的现状和问题。 另外,在专栏中介绍了通过调查和访谈获得的话题和作者的亲身感 受。对于研究中国问题和从事教育的专家,以及关心中国教育的读者来 说,《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部内容丰富、让人感兴趣的著作。
作者简介
1962年生,(中国)浙江大学毕业,经济学博士。曾任日本大学国际经济学部讲师,现任东京经济大学经济学部教授。主要著作:《对大国的考验》[日本评论社,1999(参加写作)]、《奔流的大河》[日本评论社,1999(参加写作)]、《中国经济入门》(第3版)[日本评论社,2012(参加写作)]。 1951年生,(日本)一桥大学毕业,经济学博士。曾任东京学艺大学教授,现任法政大学经济学部教授。主要著作:《近代日本的技术发展》(风行社,1996)、《日本的经济发展》(第3版)(东洋经济新报社,2002)、《中国经济入门》(第3版)[日本评论社,2012(合编)]。 1933年生,(日本)一桥大学毕业,经济学博士。曾任一桥大学、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现任一桥大学名誉教授。2002年创建中国经济学会。主要著作:《日本经济的转折点》(创文社,1970)、《日本的经济发展》(第3版)(东洋经济新报社,2002)、《中国的经济发展》(东洋经济新报社,1990)。
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一章 教育发展概述3 一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教育的发展水平/3 二 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8 三 教育的发展:用统计数字确认/15 附录A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长期估计/22 专栏A 日本的传统教育:寺子屋/33 第二章 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34 一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人力资本的作用/34 二 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教育的临界值/41 专栏B 中国教材的编撰和采用/52 第二部分 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教育收益率的分析57 一 教育收益率的测算:浙江省农村的案例/57 二 教育收益率的水平和变化/65 附录B 关于农民和民工子弟教育的调查:概要/77 专栏C 日本的OJT/79 第四章 教育需求的决定因素:家庭支出的分析81 一 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81 二 教育支出的变化和原因/85 专栏D 日本的大学考试制度/98 第五章 升学和教育浪费100 一 升学率的变化和地区差异/100 二 教育浪费的实际情况和原因/114 专栏E 中途退学的实际情况/121 第三部分 教育服务的供给 第六章 教育财政和教育的地区间差异125 一 教育财政制度/125 二 就学条件的地区间差异/134 专栏F 高考公平吗?/141 第七章 教师培养和教育的质量145 一 教师培养制度/145 二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148 三 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157 四 教师的工资/161 专栏G 民办教师的实际情况/167 第四部分 教育差异:现状和原因 第八章 民工子弟学校和民工子弟教育171 一 民工潮和民工子弟学校的登场/171 二 政府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态度/175 三 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营/178 四 民工的经济状况和子弟教育/183 附录C 校长讲述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营情况/194 专栏H 现代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198 第九章 重点学校制度:教育的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夹缝201 一 重点学校制度的历史和特征/201 二 重点学校制度的弊端/206 专栏I 现代日本的教育与社会的阶层化/211 结论和超越结论 第十章 教育的深层次问题215 一 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215 二 教育发展和不平等化的关系/220 参考文献23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