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5以民为本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5以民为本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 字数: 41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邹东涛
  • 商品条码: 97875097360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4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根本动 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5以民为本中 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围绕两个主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 促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模式的深化 和具体 体现。 邹东涛主编的《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 .5以民为本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把写作放在2012年中 共召开十八大的背景中,比照党的十六大确立 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梳理2002年以来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回顾 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就,重视总结经验,分析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 的问 题,展望未来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方向,提出对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邹东涛:陕西汉阴县人,1949年11月生,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物理系、经济管理学院,先后任陕西省汉阴县财政局干部、安康地委党校理论教员、西北大学教授、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兼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首次全国公开招考选任)、中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现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受聘担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出版《十字路口上的中国》、《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所有制改革攻坚》等20余部著作,主编《世界市场经济模式丛书》、《哈佛模式全书》、《中国改革攻坚丛书》等150余卷。发表论文1000余篇。被经济学界称为“进京三杰”之一。
目录
绪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I 总报告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齐头并进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进程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助推器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教训与重点难点 第四节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 Ⅱ 专题篇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效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的困局 第四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历史经验 4 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节 简单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城镇化建设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在机理 第三节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现实困难 第四节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就业问题 第一节 就业与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2002年以来就业方面取得的进展 第三节 总结我国的就业政策 第四节 我国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第五节 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6 收入分配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其影响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 第三节 包容性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8 医疗卫生改革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第一节 卫生事业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卫生事业发展十年成就(2002~2012年) 第三节 未来医改工作展望 9 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第一节 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 第二节 我国文化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第三节 我国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第四节 我国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0 房地产市场调控与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历程和得失 第二节 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演进 第三节 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四节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策建议 11 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一- 第二节 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 发展历程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12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 第一节 法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与推动作用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法治的重大发展 第三节 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法治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完善的法治保障 13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