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西交流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中西交流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 字数: 10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国刚
  • 商品条码: 97875097330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地区,并逐渐扩散。自然 地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对于中华文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从 来不是封闭的,与位于其西的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及北非伊斯兰文化以及欧 洲基督教文化的交流绵延不绝。汉代张骞通西域、盛唐西域宗教文化汇集长 安、元朝建立横跨亚欧大帝国、明清西方商业及宗教势力东来,则是中西文 化交流的四大高潮。《中西交流史话》追寻着先人足迹,通过周穆王西巡、 唐僧西游、成吉思汗西征、郑和下西洋等记载与文化遗存,讲述了古老中华 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及相互滋养的历史进程。 《中西交流史话》由张国刚编写。
作者简介
张国刚,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校兼职教授。曾在欧洲留学和执教多年,为德国洪堡学者,并多次应邀赴德国、英国、日本及港台地区访问、讲学,或担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中古制度与社会史、中西文化关系史。主要著作有《唐代官制》、《唐代藩镇研究》、《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佛学与隋唐社会》、《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主编)、《从中西初始到礼仪之争》等。曾获《历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优秀论文奖、 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传说与真实——先秦时代中西关系的初曙4 一 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4 二 神秘的希伯波里安人8 三 赛里斯与秦尼国11 第二章 胡天汉月——秦汉时期中西关系的开拓17 一 张骞通西域17 二 甘英使大秦22 三 丝绸之路26 第三章 佛陀世界——魏晋南北朝中西文化交流31 一 初入中土32 二 佛典的汉译34 三 法显西行38 四 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40 五 犍陀罗佛教艺术43 第四章 丝路花雨——隋唐时代的中西文化关系48 一 中西之间的海陆路交通49 二 玄奘与义净——佛教文化继续东传53 三 边疆民族语言与中西文化交流56 四 唐代的长安与西域文明63 第五章 天方海舶——五代宋辽金时期中西文化关系69 一 十至十二世纪的西域地区政权与中外文化交流69 二 香瓷之路与南海贸易73 三 宋代来华的外国人78 四 四大发明的西传80 第六章 横跨欧亚——蒙元时代的中西文化交流86 一 蒙古人的西征86 二 欧洲的反应及其与东方的关系89 三 西方旅行者眼中的中国93 四 元朝与伊斯兰文化100 第七章 时代的变奏——明代中西文化关系的转折105 一 郑和下西洋105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势力的东来109 三 十六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的知识112 四 利玛窦的传教事业119 五 徐光启与西方科技122 第八章 交光互影——清代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26 一 明清之际的传教士126 二 西学东渐——西方文化的输入132 三 礼仪之争——中西文化的冲突136 四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的知识144 五 东学西渐——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148 参考书目154 后记15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