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现实的话语建构--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社会现实的话语建构--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 字数: 200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谢立中
  • 商品条码: 97873012061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主要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发生的世界性干预主义战略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 国家以“自由放任”为特征的早期自由主义战略及其社会体制内在危机的一 个结果;1929—1939年的大萧条就是这种内在危机的总爆发;而作为世界性 干预主义战略转型之主要标志的“罗斯福新政”,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就在于 它通过一系列紧密关联的政府措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了早期自由主义战略及 社会体制的主要弊端,从而挽救了资本主义。然而《社会现实的话语建构—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想要说明的是,二十世纪早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当中普遍出现的干预主义转向并不是自由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 果,而是由特定话语建构出来的一种社会历史过程。 《社会现实的话语建构——以罗斯福新政为例》由谢立中编著。
作者简介
谢立中,男,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分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主要著作有:《社会发展二重奏》(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6)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罗斯福:为什么要向美国人民施行“新政”? 第二章 质疑(Ⅰ):经济崩溃是否“真的”是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必然后果? 第三章 质疑(Ⅱ):是否“真的”只有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介入才有可能防止或缓解经济萧条? 第四章 罗斯福等人为什么会做出并相信自己的分析? 第五章 凯恩斯:“投资不足”与干预主义的必要性 第六章 对干预主义的反驳(Ⅰ):奥地利学派 第七章 对干预主义的反驳(Ⅱ):货币主义 第八章 干预主义对自由放任主义:孰是孰非? 第九章 干预主义对自由放任主义:孰是孰非?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