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新社会学文丛

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新社会学文丛

  • 字数: 27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田先红
  • 商品条码: 9787509733523
  • 版次: 1
  • 开本: 20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田先红,江西赣州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近年来集中关注农民上访与农村基层治理问题。
目录
导 论   一 乡村巨变与国家权力的悖论   二 国家基础权力:乡村政治研究的新框架   三 从社会中心到国家中心: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   四 田野与方法   五 表述框架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至税改前的基层信访治理   一 间接治理模式的式微   二 维权型上访主导的信访小高潮   三 波澜不惊:20世纪90年代末至税改前的基层信访治理   四 小结 第二章 税费改革后的基层信访治理   一 直接治理模式的兴起   二 基层治权的弱化与治责的失衡   三 谋利型上访的凸显与农民上访新高潮   四 基层信访治理转型及困境   五 小结 第三章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纷争与共谋   一 信访治理中的县乡关系   二 乡镇内部的信访治理机制   三 信访治理中的乡镇政府与司法所   四 信访治理中的乡村关系   五 小结 第四章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   一 包保责任制:缘起及特征   二 包保责任制的运作机制   三 包保责任制的绩效及困境   四 小结 第五章 治理谋利型上访   一 谋利型上访的基本生态   二 杨云发上访的故事   三 从道义到谋利:杨云发上访行为的蜕变   四 谋利型上访的治理困境   五 小结 第六章 特殊时期的信访治理   一 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二 高位运行的信访工作机制   三 高度强化的包保责任制   四 谋利型上访的蔓延与“上访产业”的雏形   五 小结 结 语 转型政治学:迈向现代国家?   一 信访治理内卷化   二 重新找回意识形态   三 技术治理的限度   四 并弱的专断权力和基础权力   五 国家转型的政治学 主要参考文献 附 录   一 2007年余陵区信访工作考评细则   二 矛盾纠纷事项排查表(一事一表)   三 桥镇领导接访登记表   四 桥镇2007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   五 关于农村退职妇女干部请求晚年生活补助等的情况反映   六 贯彻落实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七 桥镇信访工作责任制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