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

  • 字数: 525
  • 出版社: 上海交大
  • 作者: 陈业新
  • 商品条码: 97873130798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7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以儒家生态意识为对象,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传统环境意识和历史时期的生态保护进行 研究。具体包括儒家生态意识、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儒家生态 意识则由其发生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论)、生态学知识基础(生态系统 论)、儒家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资源的主张、《周易》“三驱”礼的生态保 护意义等内容构成;环保实践的考察,主要以先秦、秦汉时期为对象,在 勾勒其基本生态状况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国家制度层面,如生态法律、生 态职官等具体内容的研究,展现儒家生态意识在古代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 ,进而显明儒学于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构建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 积极意义。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由陈业新著。
作者简介
陈业新,男,1967年9月出生,安徽省霍邱县人。1988年毕业于安徽省淮阴南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1996年、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9月-2003年6月,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近年主要研习秦汉史、生态文化、环境·灾害与社会等,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与人合著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天人合一”论:儒家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一、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 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论略——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 三、结语 第二章 生态系统论:儒家生态意识发生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物“类”的认识及其生态保护意义 二、关于生态系统内生物生存环境的认识——生境论 三、关于生态系统内生物间关系的认识 四、九州的划分——儒家生态系统观的具体反映 第三章 “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主张 一、“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儒家合理利用和保护山林资源的主张 二、“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儒家合理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的思想 三、结语 第四章 《周易》“三驱”考释——兼论“三驱”礼仪的生态保护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三驱”考释 三、“成礼三驱”:战国至汉唐时期蒐狩礼与“三驱”礼的性质变化 四、“申三驱于大信”——儒家对“王用三驱”大义的申说 五、结语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气候状况研究 一、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 二、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第六章 秦汉政府行为与生态 一、秦汉政区划分与生态 二、秦汉人口政策与生态 三、移民实边、屯垦政策与生态 第七章 生态职官考述——以先秦、秦汉时期为对象 一、先秦生态职官考述——以《周礼》为对象 二、秦汉时期生态职官考述 第八章 秦汉生态思想与生态保护法律 一、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 二、秦汉时期生态保护法律 余论 附录:儒家生态意识特征论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