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文论经典流变(礼记乐记的接受史研究)

中国文论经典流变(礼记乐记的接受史研究)

  • 字数: 28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薛永武
  • 商品条码: 97875097256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薛永武 男,1957年生,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人才学专家,人才美学的重要开创者,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擅长人才开发、文化创意研究和企业策划,荣获“中国人才学研究三十年贡献奖”;从事文艺学、美学和人才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与合作出版著作19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目录
·上编· 《礼记》的阐释、接受 与《乐记》的作者辨析和学科定位 第一章 《礼记》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一 《礼记》的形成 二 《礼记》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礼记》的历时性阐释与接受 一 《礼记》在汉代的阐释与接受 二 《礼记》在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接受 三 《礼记》在隋唐时代的阐释与接受 四 《礼记》在宋元明时代的阐释与接受 五 《礼记》在清代的阐释与接受 第三章 《礼记》的当代阐释与意义生成 一 《礼记》对礼的发生学叩问 二 《礼记》对礼的文化阐释 第四章 《乐记》的作者辨析及其学科定位 一 《乐记》的作者辨析 二 《乐记》的学科定位 ·下编· 《乐记》的接受史研究 第五章 先秦音乐理论与《乐记》的思想渊源 一 孔子以前的音乐理论与《乐记》 二 孔子与《乐记》 三 庄子与《乐记》 四 《吕氏春秋》与《乐记》 第六章 荀子《乐论》与《乐记》 一 荀子《乐论》与《乐记》的关系 二 荀子《乐论》与《乐记》的异同 第七章 《乐记》在汉代的形成与接受 一 陆贾的礼乐思想与《乐记》 二 《淮南子》与《乐记》 三 《春秋繁露》与《乐记》 四 司马迁、刘向与《乐记》 五 班固《汉书》与《乐记》 六 《三略·下略》、《韩诗外传》、《论衡》与《乐记》 第八章 《乐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接受 一 阮籍《乐论》与《乐记》 二 嵇康《声无哀乐论》与《乐记》 三 刁雍《兴礼乐表》对《乐记》的接受 四 沈约《宋书》对《乐记》的接受 五 刘勰《文心雕龙》对《乐记》的接受 第九章 《乐记》在隋唐宋时期的接受 一 《乐记》在隋代的接受 二 《乐记》在唐代的接受 三 《乐记》在宋代的接受 第十章 《乐记》在元明清时期的接受 一 《乐记》在元代的接受 二 《乐记》在明代的接受 三 《乐记》在清代的接受 第十一章 《乐记》在现当代的接受 一 杨荫浏对《乐记》的接受 二 吕骥对《乐记》的接受 三 叶朗对《乐记》的接受 四 蒋孔阳对《乐记》的接受 五 蔡仲德对《乐记》的接受 六 其他学者对《乐记》的接受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