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法律方法文丛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法律方法文丛

  • 字数: 363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陈金钊//焦宝乾
  • 商品条码: 97873012017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主要汇总了作者陈金钊、焦宝乾等列21世 纪前十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状况的学术报告,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法理 学、部门法学及法律史学领域在法律方法论方面所做的探索与研究。中国法 律方法论研究经历了一个辉煌的发展历程,也有令人期待的研究前景。另外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还对《法律方法》集刊十卷做了回顾与展望 ,对“玛珈山法律方法论坛”百期予以回顾,对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相关的 人物与作品等信息进行汇总。
作者简介
焦宝乾:1976年生,河南郑州人,法学博士、博士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律方法论。主要研究成果为:独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法律论证导论》,合作专著《法律解释学》、《法律方法论》等多部,译作1部,参编教材4部。另在《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文社科项目、司法部项目、山东省社科项目若干。 陈金钊:1963年生,山东莘县人,山东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解释学,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法律方法论研究》、《司法方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法律解释学》、《法律方法论》、《法治与法律方法》等多部;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法律方法论研究会会长;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
目录
导论 漫话自主性法学与法律方法论研究/001 一、虚其心,纳天下之学术/003 二、潜其心,观法治之兴衰/006 三、平其心,论法律之价值/008 四、定其心,应社会之变化/009 五、尽其心,兴方法之学问/010 第一章 法治实现之路——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综述(2002—2005)/013 一、法律方法论与法学方法论/015 二、法律解释之研究/022 三、法律论证之研究/026 四、利益衡量与价值衡量之研究/030 五、漏洞补充之研究/033 六、法律推理之研究/035 第二章 法学中国化与法律方法论研究——2005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037 一、研究资讯与研究特点/039 二、法律方法论的基本理论/04l 三、法律论证理论研究的新进展/045 四、非形式逻辑与法律推理观念的更新/049 五、法律解释研究及其本体论转向/051 六、部门法学中法律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与研究进展/053 七、人工智能与法律方法之研究/057 八、简单评价与研究展望/057 第三章 法治实践对法律方法的需求——2006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063 一、研究资讯/065 二、法律方法论的基本理论/066 三、具体法律方法的研究/072 四、部门法学对法律方法的研究1082 五、法律史方面对法律方法的研究/088 六、总结与展望/091 第四章 法律方法论学科意识的觉醒——2007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095 一、研究资讯/098 二、法律方法应用的立场及其基础/100 三、研究法律方法的方法/104 四、“具体”法律方法的研究/108 五、中国法律史视角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11l 六、部门法学的法律方法研究/113 结语/120 第五章 回应实践能力的彰显——2008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123 一、学术资讯/125 二、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经验(判例)研究/126 三、在法律思维中寻求智慧的方法/131 四、恢复解释的本来面目、在和谐旗帜下衡量法意/142 五、支撑法律方法“脊梁”的是逻辑/144 六、部门法方法论/148 结语/158 第六章 研究的困惑与执着——2009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161 一、学术资讯/164 二、法律思维及法律渊源/166 三、法律解释及利益衡量/172 四、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175 五、语言、修辞、历史与法律方法论的研究/180 六、部门法方法论研究/184 结语/201 第七章 法治迈向方法的时代——2010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203 一、法学走向法律方法论的时代?/206 二、“能动司法”的是是非非/209 三、法律渊源与法律适用/212 四、传统法律方法研究/217 五、法律修辞方法与法律语言/221 六、司法实务中的法律方法研究/223 七、法教义学与法律方法论教育/226 八、中外法律方法论历史传统的回顾性研究/229 九、部门法方法论研究/231 结语/244 第八章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理论反思/245 第1节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内容的变迁——以三对概念的对比为线索/247 第2节 法律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理念上的反思/262 第九章 《法律方法》十卷回顾与展望/277 一、《法律方法》各卷的研究主题/279 二、《法律方法》各卷的作者构成/281 三、《法律方法》各卷的主要研究方法/283 四、《法律方法》今后的发展展望/287 结语/289 第十章 “玛珈山法律方法论坛”百期回顾/291 一、论坛发展的三个阶段回顾/293 二、百期论坛所取得的成绩/294 三、百期论坛所积淀的经验/298 四、百期论坛存在的不足及展望/300 附录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人物与作品等信息/313 后记/33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