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周代诗歌制度与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周代诗歌制度与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 字数: 41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王志
  • 商品条码: 97875097294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周代诗歌制度与文化研究》主要将传统《诗经》学问题放大为周代诗 歌制度与文化问题来研究。在方法上,一是注意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来 研究周代诗歌典制:一是注意结合历史语境与艺术规律来解读周代诗歌文本 。在态度上,一是,不论今古,重察其实。如汉儒以政教说诗,今人多鄙夷 ,但考察帝舜以来纳言制之发展,知以诗为政,非自汉儒始然。一是,遇有 歧异,详考其由。如汉儒所言周代采诗时间,今人多以为矛盾,而推之验之 :人有天子、诸侯之别,事有采诗、陈诗之异,诸说之时间前后相接如一体 然,非妄。诗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流之异向,不妨水之 同源:说之异辞,何害事之同理? 《周代诗歌制度与文化研究》由王志编著。
作者简介
王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93年至2000年在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并留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2002年至2006年在吉林大学古籍所学习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史学的研究,曾在北大《国学研究》、香港《九州学林》、台北《鹅湖》等刊物上发表《孔子先世流亡事迹考》等论文数篇。
目录
第一章 古诗与纳言制研究  第一节 古诗本义考  第二节 纳言制略考  第三节 古诗之定性 第二章 周代诗歌来源研究  第一节 前朝遗诗考   一 遗诗之概况   二 《商颂》之作年   三 《商颂》之内容  第二节 献诗制度考   一 献诗说略考   二 周公诗略考  第三节 采诗制度考   一 王官采诗说   二 采诗之兴亡   三 采诗之详情   四 采诗之意义 第三章 周代诗歌传解研究  第一节 史官传诗考  第二节 孔门传诗考  第三节 汉四家诗说  第四节 汉以后诗说 第四章 周代诗歌教育研究  第一节 诗教的对象  第二节 诗教的内容  第三节 诗教与政治  第四节 诗教与人生 第五章 周代六诗观念研究  第一节 六诗与六义  第二节 周诗之三体   一 风雅之正变   二 风雅颂之义   三 四始本义解   四 二南郑说辨   五 豳风雅颂解  第三节 周诗之三用   一 三用之含义   二 三用之价值 第六章 周诗编辑情况研究  第一节 周诗之初编  第二节 师挚之次录  第三节 国风之调序  第四节 孔子删诗说  第五节 删诗之详情   一 去重而取义   二 正雅颂之名   三 论次之宗旨 第七章 周代史诗文化研究  第一节 史诗的产生及本质  第二节 中国有无中间时代  第三节 商周之史诗性文献  第四节 史诗性文献的消亡  第五节 商周族史诗之特点 第八章 周诗婚恋文化研究  第一节 一般婚恋诗  第二节 上古婚俗诗  第三节 诗始《关雎》说 第九章 周诗乐感精神研究  第一节 乐感的生成  第二节 乐感的题材  第三节 乐感的艺术   一 风雅之度   二 谐生之音   三 兴寄之味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