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为框架/中德文化丛书

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为框架/中德文化丛书

  • 字数: 184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叶隽|主编:叶隽
  • 商品条码: 97875446240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为框架》由叶隽所著。 《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为框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 与德国学研究历程的整体视野中,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大学史、学术史 的整体变迁,从“德国学”(Getmanology)这一特定角度进行把握,提出德 国学概念的成立、总结其核心内容、探讨其学术资源,复归之于现代中国思 想建构的基本立场。 探讨“德国学”的命题,固然是要弄清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的“德国”, 进行一种具备中国现代学术意识的“学科建构”工作,但其实背后仍具备这 样的意识,即“世界胸怀”与“整体建设”。 作为一种汉语语境中新兴学术概念的“德国学”包括两层含义。从广义 上来说,是指一切与德国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即相近于宽泛意义上的“德 国研究”(即德文Deutschlandstudien,英文为German Studies)。从狭义上 来说,作者倾向将其规定为以现代德国(19—20世纪)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 跨学科意识为主体的“学科群”建构,关注的核心内容是德意志道路及其精 神史探求。
作者简介
叶隽,1973年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学术机构做研究。专著有《另一种西学》、《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等;编撰有《蔡元培:大学的意义》等;合译有《教育与未来》、《法意哲学家圆桌》、《创新性思维》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文学史、中欧文化交流史、学术史、思想史等,发表论文多篇;同时保持对社会文化的适当关注,发表随笔多篇。
目录
序(顾俊礼) 第一章 “西学东渐”的理路与“德国学”的定位 一、作为中国现代学术背景的西学东渐及作为参照的东方学 二、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及其内涵变迁:以作为涉外学科的德文专业迁变为考察中心 三、德国学命题之呈现与学域三重归属之意义 四、学术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现代中国与学术史视野里的“德国学”历程 一、学术史视野及其对跨专业学科群的整合意义 二、德国学在现代中国的历时性进程 三、21世纪的“德国学”问题 第三章 汉语文化圈与大学德语系发展模式的思考——以辅仁和北外的比较为中心 一、德语系分布的三种类型倾向 二、从专业学院到复合学科:北外德语系的转型 三、作为综合性语文学系的辅仁德文系 四、从“德国文学系”到“德语系”的范式之变——兼论如何面对学生一代 第四章 德文学科与“德国学”建设 一、“语文学”的定位及其三大支柱 二、语文学的“思想史”导向 三、“德国学”建构与“文化学”视野——以“歌德学”学域为例 第五章 在“现代中国”与“现代德国”之间——作为21世纪显学的“现代民族国家”与跨专业学科群“德国学”的建立 一、关注“现代中国”的域外视角及“欧洲学”的背景 二、关注世界的东西方互动视阈:“现代民族国家”研究的学术品格 三、学刊的规模渐成与跨专业学科群的互动生成:专业现状及学术转型 四、超越“民族—国家”之后:“区域整合”还是“世界国家”?——中国“德国学”的趋势、视阈、理论、方法、对象、传统 第六章 德国学的学术核心问题——以学科互涉整合为中心 一、汉语语境中的“德国学”双重概念及其若干层面 二、现时代中国“德国学”学科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以若干人物为例 三、德国学的核心命题与主要内容:以德意志道路及精神史探求为中心 第七章 “德国学”的理论资源与中国视域 一、域外资源之借鉴:外部世界的“德国研究” 二、美国学与中国学的启示 三、现代中国之德国学建设的理论特征:从“西学认知”到中国本土资源之创化 第八章 德国学与现代中国的思想构建 一、安身立命与学问选择:现代中国学术传统框架下王国维的德国学尝试 二、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德国资源”的自觉意识——以现时代中国主流学术论题为中心 三、“图存求进”与“思想构建”之可能:“德国学”在中国现代学术与思想谱系的定位及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名词索引 西文—中文名词对照表·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