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 出版社: 商务
  • 作者: 厉以宁
  • 商品条码: 97871000372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10
  • 出版年份: 2003
  • 印次: 4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提出一种 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模式。新的研究方法是:把封建社会分为刚性体制 和弹性体制,把封建社会中的异己力量分为体制内的异己力量和体制外的异 己力量,把资本主义分为原生型的资本主义和非原生型的资本主义,并以此 对资本主义起源作出解释。新的理论模式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体制是刚性体 制,在这种刚性体制下出现了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和体制外的权力中心,从而 导致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因此,西欧的资本主义是原生 型的资本主义。但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因民情不同,历史发展有 异,所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径也各有特点,在这些地区所形成 的资本主义都属于非原生型资本主义范畴。 《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由厉以宁编著。
作者简介
厉以宁,祖籍江苏仪征,生于南京,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等。出版《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等学术专著二十多部,并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他的经济理论对我国30年来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资本主义起源:一个历史难题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解  第二节 研究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方法论探讨  第三节 原生型资本主义研究中的四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的集市贸易和城市的兴起  第一节 集市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 第三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对商品货币关系的限制和反限制  第一节 封建主阶级对商品货币关系的限制  第二节 小商品生产者防止自身两极分化的措施  第三节 城市为防止市民内部贫富差距扩大而采取的措施  第四节 西欧封建社会中反对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呼声和行为 第四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从行会手工业分化出来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第二节 由包买商控制家庭手工业而形成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第三节 采矿与冶炼业小生产者合伙组织向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的演变  第四节 航运业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形成  第五节 金融业的发展和早期的银行  第六节 建筑包工队和资本主义性质的建筑承包商  第七节 农业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体制外异已力量夺取政权的过程  第一节 货币是市民对抗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  第二节 商品货币关系从内部瓦解封建制度  第三节 西欧封建社会中体制外异己力量对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  第四节 西欧资产阶级为获得充分政治权力而继续斗争 第六章 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革命在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确立中的意义  第二节 西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节 原生型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总结 第七章 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研究所引起的思考(上)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刚性体制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弹性体制  第三节 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刚性体制下没有出现体制外的权力中心和体制外的异己力量?  第四节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八章 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研究所引起的思考(下)  第一节 中国封建制度自行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可能性  第二节 非原生型资本主义的探讨 引用书刊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