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漕运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漕运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 字数: 10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江太新//苏金玉
  • 商品条码: 97875097207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7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苏金玉,女,1940年10月出生于福建永定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情报资料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资料搜集、分编和文献研究工作,是工经所资料室创建者之一,为工经所资料室创建及发展作出了贡献。整理、编辑出版的资料、词条、综述、大事记、论著等,其中《论清代徽州地区亩产》(合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优秀论文一等奖。 江太新,1940年生于福建永定县,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同年8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77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研究室主任、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秘书长,现担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清代漕运》(合著)、《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合著)、《中国经济通史一一清代经济卷》(合著),《中国地主制经济论——封建土地关系发展与变化》(合著)、主编《中国企业史——近代卷》(作者之一)、主编《李文治集》等。其中《清代漕运》一书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二等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吴玉章奖金(历史学)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追加奖,《中国经济通史一一清代经济卷》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三等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二等奖,《中国地主制经济论——封建土地关系发展与变化》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三等奖。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两篇获经济研究所优秀论文一等奖、一篇获第三次全国商业经济优秀论文二等奖。现承担国家《清史——漕运篇》项目主持人。
目录
一 中国古代漕运的出现和发展 1.漕运出现的原因 2.宋元以前漕运发展概况 3.明代漕运发展概况 4.清代漕运发展述略 5.漕运的最后衰败 6.漕运的停止 二 农业区域的历史变迁和历代王朝 对农业发达地区的建设 1.战国秦汉黄河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南北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 3.隋唐宋元时期江南基本经济区地位的确立 4.明清政府对江南经济区的建设 三 漕粮运道的开通及维护 1.先秦时期地方性运河的开凿 2.秦汉时期对漕粮运道的开凿 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漕运网的破坏及修治 4.隋唐时期对漕粮运道的关注 5.宋代对漕粮运道的治理 6.元代对海上运道的开拓以及对运河的整治 7.明代对运河的开凿及其对原有运道的整治 8.清代对漕粮运道的整治及废弃 9.治理漕粮运道的功臣 四 中国古代漕粮的运输 1.漕粮的运输 2.管理机构的设置 3.漕船的建造 五 漕运与中国社会经济 1.漕运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2.漕运的社会功能 3.漕运促进商品流通 4.漕运促进商业城市的发展 5.漕运与农业生产 后记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