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哲学本质与演变逻辑新论

哲学本质与演变逻辑新论

  • 字数: 61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游兆和
  • 商品条码: 97875097264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3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游兆和编著的《哲学本质与演变逻辑新论》对哲学本质与演变逻辑做出 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并分析了哲学的形上本质与思辨本性、哲学基本 问题与发展模式、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本质、传统哲学与非传统哲学的区别 、中西哲学差异及西方哲学演变逻辑、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意义等一系列重要 问题,其中既包含对流行观点的质疑,也不乏作者新的独到见解。《哲学本 质与演变逻辑新论》思路清晰,视野开阔,论证周密,文笔流畅,对高校学 生和各界读者研习哲学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游兆和:1952年10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哲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史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等课程,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1部并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在《北京大学学报》、《学术研究》、《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等转载、收录。
目录
引言 对形上之神的探求——论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形而上学 第一章 哲学的本质与含义  第一节 对哲学本质的确切理解 一 哲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 二 哲学的定义应体现哲学的本质 三 黑格尔哲学定义的深刻含义  第二节 哲学的根本精神、主要含义与方法 一 哲学的根本精神或主要特点 二 哲学的两种主要含义及其意义 三 哲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哲学三大形态的特点 一 西方哲学:在理性和信仰之间 二 中国哲学:在出世和入世之间 三 印度哲学:在此岸和彼岸之间 第二章 哲学本质的决定作用  第一节 对“本质决定存在”命题的论证 一 认识事物即认识事物的本性 二 对“存在先于本质”命题的分析  第二节 哲学本质决定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 古希腊罗马哲学:哲学形而上学的形成时期 二 中世纪及近代早中期哲学:形而上学的发展时期 三 近代晚期哲学:形而上学的成熟时期 第三节 哲学本质决定哲学家的认识 一 古希腊哲学家对哲学的认识 二 中世纪及近代哲学家对哲学的认识 三 对哲学本质决定作用的进一步阐释  第四节 对哲学本质的“历史性”认识 一 或论“哲学解释”与“历史认识”的本质 一 历史认识的本质是“历史性”认识 二 哲学认识的本质也是“历史性”认识 第三章 哲学的绝对性质与超验特性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绝对” 一 哲学的研究对象并非现实世界 二 哲学研究“绝对”的意义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特性:超验性与思辨性   一对 哲学“超验”特性的考察  二对 哲学“思辨”特性的考察  第三节 哲学追求“终极”的“绝对”性质   一 哲学追求“终极实在”的绝对性质(本体论)   二 哲学追求“终极真理”的绝对性质(认识论)   三 哲学追求“终极价值”的绝对性质(价值论)  四 哲学追求“终极目的”的绝对性质(目的论)  第四节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区别 第四章 对哲学基本问题、基本派别与发展模式的探讨 第五章 对“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本质含义的探讨 第六章 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与非传统哲学的区别 第七章 比较哲学的视域与中西哲学差异 第八章 在理性和信仰之间——西方哲学史演变逻辑解析 第九章 “反叛”:一个悲剧的诞生——黑格尔以后哲学思潮解析 第十章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哲学的终结——马克思哲学变革本质辨识 第十一章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矛盾趋向辨识——并论哲学究竟是怎样一门科学 第十二章 哲学的复兴与文化秩序的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