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立有效的中国儿童保护制度/儿童生存现状系列

建立有效的中国儿童保护制度/儿童生存现状系列

  • 字数: 20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尚晓援//张雅桦
  • 商品条码: 97875097273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 方面,家长对孩子特别看重,家长往往不惜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成长的 需要;另一方面,传统中,家长权利畸重,父母对儿童进行体罚,是被社会 普遍接受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是否存在针对儿童的暴力 、虐待、忽视和剥削?在家庭之外,是否存在对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的制度 ?《建立有效的中国儿童保护制度》考察了针对儿童的暴力、虐待、忽视和 剥削现象,分析了中国的儿童保护制度,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中国需要 建立一个什么制度,能够对所有的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 《建立有效的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作者是尚晓援、张雅桦。
作者简介
张雅桦 女,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土,现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儿童保护制度。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关于儿童保护制度的文章,参与多项部委课题。博士论文曾获通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博士论文奖学金。 尚晓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中心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英国Sussex大学博士。著有《寻找公民社会》(合著,牛津大学出版社)、《冲击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国弱势儿童群体保护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主持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儿童福利院调查等多项调查。获澳大利亚外交部澳中委员会2003年人权奖,2003年获民政部重点课题一等奖,2006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
目录
导言 一 主要研究问题 二 研究方法和局限性 三 调查地点的选择 四 本书的主要结构 第一章 “儿童虐待”的定义研究 一 “虐待”、“忽视/遗弃”、“伤害”等术语的学术定义 二 “虐待”、“忽视/遗弃”、“伤害”等术语的法律定义 三 调查中使用的工作定义 第二章 中国是否有儿童虐待 一 发生率和性质 二 被虐待儿童后果 三 关于社会政策和儿童遗弃 四 造成儿童虐待现象的原因 小结 第三章 儿童保护制度的基本要素 一 儿童/未成年人 二 儿童保护概念的定义 三 他山之石:儿童保护的国际经验 四 儿童保护制度的基本要素 第四章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一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价值基础 二中国儿童保护的法制基础研究 三 中国儿童保护的组织机构 四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局限性 第五章 视而不见的权利侵犯:对儿童虐待的认知研究——基于安徽某县的调研 一 研究背景:目的、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地点 二 什么是“儿童虐待” 三 不同类型人群对儿童虐待的认知 四 L县是否有儿童虐待现象 五 结论 第六章 教师在儿童保护中的作用 引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教师与儿童保护 三 研究方法 四 主要发现 五 主要结论 第七章 儿童保护制度的要素缺失:三个典型个案的分析 一 研究背景:目的、对象、研究方法 二 理论框架:儿童保护制度的基本要素 三 个案的背景介绍 四 儿童虐待的方式、程度、原因 五 案件报告和调查过程分析 六 采取了什么儿童保护措施 七 结论: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缺失了什么? 第八章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有效性分析:山西砖窑虐待童工案件分析 一背景 二 经济和社会转型中儿童面临的风险增大 三 山西黑砖窑事件中针对儿童的犯罪 四 山西黑砖窑事件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五 儿童保护的制度分析 六 建立有效的儿童保护制度 第九章对残疾儿童的虐待和忽视 一 导言 二 残疾儿童的虐待与忽视形式 三 残疾儿童受虐及受忽视原因分析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十章 街头暴力和儿童保护——建立有效的国家监护制度 一 家庭之外的儿童保护:街头暴办和儿童保护 二 流浪儿童状况分析:以郑州为例 三 流浪儿童保护的主流方式和问题 四 郑州模式:建立新的流浪儿童保护制度的努力 五 郑州流浪儿童保护模式的拓展: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预防干预 六 中国的流浪儿童保护制度向何处去?。 附录——流浪儿童个案访谈记录 第十一章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中责任主体现状分析——基于五则儿童虐待及儿童忽视案例的思考 一 儿童保护制度的概念、基本要素及主要类型 二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责任主体现状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立有效制度,保护儿童免受暴力和虐待 背景:极度商品化的社会背景下,儿童成长中面对的风险增加 儿童虐待仍然是一个视而不见的隐性社会问题 缺少国家承担责任的、针对儿童虐待问题的基本的保护制度 公民社会的行动方案:建立儿童保护制度的路线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