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

  • 字数: 22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宁先圣//石新宇
  • 商品条码: 97875097250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论述了社会思潮的形成及 其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内涵,比较深 入地分析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及可行 性,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引领原则,在努力找 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在此基 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特别对加强青年学生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效引领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三种当下最具影响力的社 会思潮进行实证分析。本书由宁先圣、石新宇著。
作者简介
石新宇,1982年4月生,男,辽宁沈阳人,现工作于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在读,讲师。近年来一直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参与并完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研究对象的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2项,发表相关论文6篇。 宁先圣,男,1969年11月生,哲学博士,沈阳理工大学教育管理副研究员,大学生就业指导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沈阳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同时兼任辽宁省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编委。 1992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考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师从陈凡教授攻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9月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工程哲学、教育哲学。近年来。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副主编、参编书5本。在《社会科学辑刊》等杂志、论文集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市级和校级科研计划项目、教学研究计划项目近十项。获得省、市各类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先进成果奖、岗位能手等荣誉十多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社会思潮的形成及其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 社会思潮的形成与传播 二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及其面临的挑战 三 多元化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解读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概念解析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特征 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 引领的必要性 二 引领的可行性 第四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原则 一 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三 走群众路线的原则 四 与时俱进的原则 第五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二 坚持“三个统一” 三 贯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 四 提高引领能力 第六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一 推进理论创新,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 二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三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引领”提供组织保障 四 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为“引领”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 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为“引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 牢牢掌握主动权,确保“引领”的及时有效 七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引领”的长效机制 第七章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 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二 关于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程度的调查及分析 三 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 第八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三种社会思潮 一 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有效引领 二 对实用主义思潮的有效引领 三 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有效引领 附录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