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 字数: 30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瑞士)吉尔贝·李斯特|译者:陆象淦
  • 商品条码: 97875097258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吉尔贝·李斯特编著的《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讲述了 :“发展”在过去50年间对数不胜数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进行辩护,在北方 国家如同它在南方国家一样,让芸芸众生坚信福祉就要降临。随后全球化 成为“发展”的接替者:它忽视“发展”的可能性,而仅限于与贫困作斗 争。 既然如此,如果说发展已然严重受挫,那为什么如今它还一直是人们 热烈讨论的中心议题呢?毫无疑问,因为它根深蒂固地建立在一种处于西 方虚构的深度信仰之上。一种有需求的依赖性战胜了我们对信仰内容的怀 疑。 重回历史课程里,《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点出了自19 世纪40年代以来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和结束疾病、苦难及饥荒的诸多理论和 策略。 这部更新和增补的第三版,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介绍了反对幻想摆 脱资本主义偏移的发展以及衰退将开启后发展通道的争论。在此基础上, 是否有必要重新质疑阻止我们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整体性思考的经济学科目 呢?
目录
译序 第三版序 第二版序 导论 第一章 定义 日常思维 方法论的警示 一个定义的各种元素 一个引起争议的定义? 作为现代宗教元素的“发展 第二章 一个西方神话变形记 变形的蕴涵后果 西方对于历史解释的基石 结论 第三章 全球化的滥觞 殖民化 国际联盟与托管制 结论 第四章 发展概念的发明 杜鲁门总统的“第四点计划 一种新世界观——“欠发达” 美国的霸权 一种新范式结构 “发展”的时代 第五章 学说和国际机构的建立 1955年4月18-24日的万隆会议 新的国际“发展”机构 第六章 介乎历史和预言之间的现代化 一种历史哲学 是反共主义还是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 异端的声音 第七章 外围与历史研究 美国的新马克思主义 拉美的依附论派 新范式、旧假设 附录 第八章 社会的独立自主 ——过去之作为未来的模式 “乌贾玛”或日坦桑尼亚的经验 自力更生的原则 结论 第九章 第三世界主义高奏凯歌 国际经济新秩序 另辟蹊径:达格?哈马舍尔德报告(1975年) 彗星之尾 “基本需要”的进路 结论 第十章 环境 ——“发展”的新本质 回到古典经济学与人类心灵的补充 “可持续发展”还是永恒的增长? 全球峰会 结论 第十一章 现实主义与善良感情的混合 南方委员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人道的发展” 第十二章 作为“发展”幻影的全球化 误解的功效 全球化——实现“发展”的最后希望? 作为信仰避风港的虚拟现实 第十三章 从消除贫困的斗争到发展千年目标 问题何在? 何谓穷人? 全面出击 千年目标:成为碎片的“发展” 对“发展”的援助:数字的操纵 结论 第十四章 超越“发展” ——从增长到经济范式的转变 增长的反对者与“发展的信徒” 经济“科学”——一个过时的范式 结论 第十五章 结语 论断 “后发展” 经济范式的枯竭:盲信还是求知? 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