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1938-2008)/澳门研究丛书

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1938-2008)/澳门研究丛书

  • 字数: 43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吕志鹏
  • 商品条码: 97875097203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9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吕志鹏所著的《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1938-2008)》采用比较研究 、动态研究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1938~2008年的澳门诗坛进行深入全面的 考察,内容涵盖澳门新诗的产生、发展、风格、转型、价值等,展示了澳门 新诗学这一文学生态系统。《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1938-2008)》在澳 门新诗定义、新诗演变历程、文化定位、史料发掘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填补 澳门文学史研究的若干空白点,为澳门诗论的建立与发展亦有贡献。
作者简介
吕志鹏,1978年生于澳门。现职澳门民政总署从事与文化相关之工作。2001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澳门写作学会及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副理事长。曾获得澳门五月诗社新诗赛优异奖,第三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冠军,第十二届澳门艺术节征文赛公开组冠军,第七届澳门文学奖戏剧组亚军、散文组优秀奖及诗歌组优秀奖,第八届澳门文学奖散文组亚军、新诗组亚军、戏剧组亚军及小说组优秀奖。著有《黑白之间》、《诗人笔记》、《甲子之路——(澳门学生)文学作品选辑》、《中国清代茶叶对外贸易》、《澳门步行径》、《澳门公园与花园》、《澳门天主教堂》等,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绪论 一 澳门新诗的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澳门文学的传承与新诗在澳门的出现 第一节 澳门文学的文化历史传承 一 葡萄牙文化在澳门的格局 二 中国文化在澳门的源流与格局 三 朦胧价值观的格局 四 澳门文学形象的界定 第二节 澳门新诗的起源 第二章 20世纪30一70年代的澳门新诗 第一节 抗战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澳门新诗 一 30~40年代的历史背景对澳门新诗发展的影响 二 30~40年代澳门新诗浅析 第二节 50年代澳门新诗的发展 一 《新园地》 二 从《学联报》、《澳门学联》半月刊到《澳门学生》 三 其他澳门报刊发表之新诗 四 在寂静中度过——试析当年未曾发表之新诗 第三节 60~70年代澳门新诗的发展 一 60~70年代澳门新诗的创作背景 二 从60~70年代的发表园地看时代主题的深化与发展 第三章 20世纪80—90年代的澳门新诗 第一节 80年代澳门新诗的发展 一 80年代澳门新诗的创作背景 二 80年代前期温情脉脉的慢板结构 三 转变之契机——澳门城市化现实环境对新诗创作群体的影响 四 澳门新诗的现代主义思潮与创作特征 五 澳门现代新诗形式的探索 第二节 90年代澳门新诗的发展 一 90年代澳门新诗的创作背景 二 90年代澳门的新诗杂志——《澳门现代诗刊》 三 90年代澳门新诗评论的发展 四 90年代澳门诗坛的新生代 第四章 站在希望与困难的起点上——新世代澳门新诗的发展 论余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