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业科技史话/物质文明系列/中国史话

农业科技史话/物质文明系列/中国史话

  • 字数: 12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根蟠
  • 商品条码: 978750972187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根蟠所著的《农业科技史话》从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对动植物 的驯化、引进和利用,传统农具的创新和演进,中国传统农业科学体系等 方面加以阐述,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和农业科技的丰富内涵和巨大成就。 《农业科技史话》以丰富的史料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中国古代农业多 元交会的博大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孕育出来的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是中 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最深厚的物质基础,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当代中国和世界 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作者简介
李根蟠,男,1940年生,广东新会人。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现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尤以农业史、民族经济史用力较勤。著有《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以上合著)、《中国农业史》(独著)等6本专著和100多篇论文。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近年关注生态环境史与农史研究的结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古代农业、农村与农民研究”。
目录
引言 一 多元交汇源远流长——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发生的多源和发展的多元 2.长城内外:农区与牧区 3.淮河南北:旱农与泽农 4.从东北到西南:农牧交错 5.我国传统农业诸阶段及其农学遗产 二 海纳百川品类繁富——动植物的驯化、引进和利用 1.从“五谷”到新大陆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 2.日见兴旺的经济作物家族 3.琳琅满目话园圃 4.“六畜”、家蚕及其他 三 精巧实用简而不陋——传统农具的创新与演进 1.农具质料的几次重大变革 2.耕播整地农具 3.收割加工工具 4.农田灌溉工具 四 精耕细作天人相参——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1.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 2.对“天时”的认识和掌握 3.对“土”的认识和土壤环境的改造 4.动物生产中对环境的适应与改善 5.良种选育与种子处理 6.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的其他途径 7.以“三才”理论为核心的农学思想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