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展型社会政策与我国农村扶贫/相思湖管理论丛

发展型社会政策与我国农村扶贫/相思湖管理论丛

  • 字数: 23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张新文
  • 商品条码: 97875495049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张新文,男,1971年8月出生,湖南慈利人。1994年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湘西从事教学工作多年。2003年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1O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广西社科等科研课题项目5项,并先后在《公共管理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有7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社会政策。现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公共管理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从问题导向到发展导向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内涵、类型及其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关系 一、社会政策的内涵及其传统类型 二、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三、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反贫困框架为分析基础 第二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兴起的背景、特征及运行模式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兴起的背景及其理念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运行模式 第三节 农村扶贫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联系 一、反贫困的价值考量:问题导向还是发展导向 二、我国农村传统社会政策的基本框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反贫困中的功能:生计的支持、保护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贫困、农村扶贫模式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 第一节 贫困的基本内涵与农村贫困的形成机理 一、贫困内涵的多维视角 二、贫困致因的机理:社会政策视角的分析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模式 一、我国农村扶贫的进程与扶贫体系、扶贫模式 二、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贫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以西部为例 一、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省际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 二、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特征:扶贫策略的“趋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在我国扶贫的可行性 第一节 西方社会政策价值与实践的转型:对我国具有借鉴性的视野框架 一、社会政策在福利国家的价值演变 二、当代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转型 三、反贫困社会政策的国际经验:从“反社会排斥”到“资产建设” 第二节 我国农村扶贫进程中传统社会政策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农村扶贫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不均衡 二、我国农村扶贫进程中社会政策转型的基础 三、农村扶贫进程中社会政策转型的可行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嵌入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教育、培训和健康照护:投资于农村的人力资本建设 一、教育、培训与农村脱贫的联系 二、医疗与健康服务: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整合 第二节 农村福利与农村发展:以资产为本的农村社会福利政策 一、农村居民的需求与社会福利的有效供给 二、资产为本的社会福利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资本建设:以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外部嵌入为支点 一、社会资本对农村扶贫的功能 二、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福利的多元化供给 三、基层政府的转型与农村贫困的多中心治理 第四节 生计保障和参与式发展:农村扶贫的项目参与和生计转型 一、风险社会与农村生计保障的互动 二、从被动到主动:农村扶贫项目的参与式发展 三、农村生计的变迁与社会政策的相应转型 第五节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政府扶贫角色的转型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角色:以农村养老保障为例 二、农村扶贫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嵌入我国农村扶贫的发展型社会政策:一个整体性的框架 第二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农村扶贫中的局限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在扶贫中的局限和可能的风险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尚待研究的后续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