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劳动主义(上下)

劳动主义(上下)

  • 字数: 65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刘永佶
  • 商品条码: 97875136066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08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前言 《劳动哲学》序 上卷 导论 哲学的时代性与时代的哲学 一、一个不能成立的命题——“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二、哲学是对人生存和发展矛盾的集中概括与论证 三、并不存在由古至今而后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四、哲学观念是历史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集中体现的时代精神的概括 五、哲学观念在否定中的发展 第一章 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哲学观念 一、作为理论体系的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利益和意识的集合 二、自然神论阶段及其对上帝主义的初步否定 三、唯物主义的形成及其对上帝主义的进一步否定和对自然神论的清算 四、自然的物质与物质的自然 五、人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 六、意识是物质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七、人的存在与利益 八、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和国家 九、唯生产力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与竞争 十、政治民主主义:对物质财富所有权及其所有者自由的规定与保证 十一、文化个人主义:以物质财富所有权为依据的价值观和道德 十二、唯物主义观念贯彻于资本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之中 第二章 对唯物主义的质疑、修正、充实与否定 一、贝克莱以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质疑 二、休谟对贝克莱质疑的回应和对唯物主义的修正 三、康德对唯物主义的进一步修正 四、黑格尔从理性对唯物主义的_充实 五、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对唯物主义的否定 第三章 马克思创立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真正的人道主义” 一、“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二、劳动者主体与劳动的理性 三、劳动和异化劳动 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五、人权、平等、自由、解放 六、“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 七、对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阶段的规定 八、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 九、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十、“自由人的联合体”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下卷 第四章 劳动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哲学观念 一、社会主义是工业文明和公民社会劳动者利益意志的集中概括 二、不能以资本主义的哲学观念唯物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哲学观念 三、社会主义的哲学观念是劳动主义 四、劳动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 第五章 劳动主义基本观念 一、劳动 二、劳动是人本质的核心 三、劳动是人性创造和升华的根据 四、劳动异化与劳动者 五、劳动的分类:生产产品的劳动、提供服务的劳动和科学知识研究传授劳动 六、劳动者与劳动物质条件的统一 七、理性的劳动 八、劳动的理性 第六章 实践辩证法 一、实践辩证法:劳动主义方法论 二、人本质发展和人性升华的导引 三、端正人生目的,变革社会关系 四、矛盾:存在和实践的集结点 五、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 六、内省外化,系统抽象 七、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八、矛盾规律及其范畴体系 第七章 劳动社会观 一、唯物主义社会观的没落及劳动主义社会观形成的必然性 二、劳动者主体: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三、个体人的社会存在:人格、价值、权利、自由 四、经济:人以劳动在交往中有意识地满足需要的社会活动 五、政治:对人社会地位关系的规定和社会发展的规范、导引 六、文化:对人生和社会关系的意识 七、社会历史阶段 八、阶级、国家与革命 第八章 劳动社会主义 一、劳动者个人主义的集合与实现 二、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变革:理论、运动、制度的内在统一 三、劳动社会主义的本质:劳动者在建立、完善劳动公有制与民主制的进程中,实现其社会主体地位和自由发展 四、劳动社会主义原则:以民主促进并强化劳动者的自由联合 五、劳动价值论:规定资本雇佣劳动制和民主劳动制的基石 六、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及其政治、文化批判 七、劳动社会主义运动 八、劳动公有制经济 九、按劳分配与公共价值 十、民主政治 十一、自由文化 十二、对需求的制约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十三、中国的劳动社会主义 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