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空间研究(7城市规划中空间利益调控的政策分析)

空间研究(7城市规划中空间利益调控的政策分析)

  • 字数: 436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何子张
  • 商品条码: 97875641151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9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空间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 调控作用失效。本书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事实描述的方法,总 结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空间利益失控现象,指出现有城市规划未能 发挥有效的空间利益调控作用;第二部分用解构分析的方法,借用公共政 策学的理论框架,以利益分析方法为主导,结合城市规划的特征,将城市 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系统,建立以空间利益为核心的政策分析框架;第三部 分用建构研究的方法,提出以规划制度和公共政策工具创新来改进城市规 划的空间利益调控作用。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城市政府领导人员、城市建设管理人员 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何子张,1973年11月生,男,福建古田人,城市规划博士,注册规划师。1991-1995年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本科,1995-1997年在漳州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工作,1997-2000年在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读硕士,2000-2008:年在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任教,期间2002-2008年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院读博士,师从段进教授。2008年起任厦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副所长。 多年来一直从事城市规划编制、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城市规划》、《规划师》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10余次并宣读论文,主持或参加全国各类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40余项、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兴趣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设计。
目录
0 绪论 0.1 研究视角与创新点 0.2 核心概念 0.2.1 空间利益 0.2.2 规划调控 0.2.3 政策分析 0.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0.3.1 技术路线 0.3.2 研究方法 0.4 论文内容与研究框架 0.4.1 论文内容与章节安排 0.4.2 研究框架 1 城市规划与空间利益失控 1.1 空间利益失控的主要问题 1.1.1 主体之间空间利益冲突加剧 1.1.2 底层群体的空间权益受损 1.1.3 社会公共利益受损 1.2 城市规划的空间利益调控作用失效 1.2.1 城市规划作用的认识误区 1.2.2 城市规划的空间利益调控作用失效 2 空间利益与城市规划的政策性 2.1 空间利益与西方城市规划的政策性 2.1.1 价值中立的空间利益观与西方城市规划的工具性 2.1.2 空间利益观的转变与西方城市规划的政策性 2.2 制度环境变迁与中国的空间利益主体演变 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空间利益格局 2.2.2 制度环境变迁与空间利益主体分化 2.2.3 转型期城市规划的困境与反思 2.3 建设和谐社会与中国城市规划的政策性 2.3.1 建设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的政策性 2.3.2 我国城市规划政策性的研究进展 3 空间利益为核心:城市规划的政策分析框架 3.1 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框架 3.1.1 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发展 3.1.2 公共政策的功能 3.1.3 公共政策系统 3.1.5 公共政策过程 3.2 城市空间与利益分析 3.2.1 利益与利益分析 3.2.2 城市空间与公共利益 3.2.3 城市空间的利益分析 3.3 空间利益为核心:城市规划的政策分析框架 3.3.1 城市规划的政策功能与权域 3.3.2 城市规划的政策分析 3.3.3 制度性理性选择分析框架 4 规划主体的政策分析:主体的空间利益行为分析 4.1 主体利益行为的理论假设 4.1.1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主体利益行为的假设 4.1.2 公共选择理论关于主体利益行为的假设 4.1.3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主体利益行为的假设 4.2 规划主体的空间利益行为分析 4.2.1 主体利益行为的分析层次 4.2.2 政府的空间利益行为 4.2.3 开发企业的空间利益行为 4.2.4 市民的空间利益行为 4.2.5 规划师的空间利益行为 4.3 规划主体利益结构的政策分析 4.3.1 “三个政治市场”中的规划主体行为分析 4.3.2 规划主体的利益结构:政策网络与政策共同体 5 规划过程的政策分析:主体的空间利益互动过程分析 5.1 规划过程与利益分析 5.1.1 规划过程的政策分析 5.1.2 规划过程的利益分析框架 5.2 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利益选择 5.2.1 规划议程确立过程中的利益表达 5.2.2 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利益整合 5.2.3 规划合法化过程中的利益确认 5.3 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与落实 5.3.1 规划实施的开发许可:空间利益的分配 5.3.2 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空间利益落实的监控 6 规划制度的政策分析:规划制度的空间利益调控功能分析 6.1 规划制度的政策分析 6.1.1 规划制度与空间利益交易 6.1.2 制度主义与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 6.2 制度环境变迁下的规划制度功能 6.2.1 规划制度环境及其构成 6.2.2 经济环境的变迁 6.2.3 政治环境的影响 6.2.4 社会环境的影响 6.3 规划制度对规划主体行为的规制 6.3.1 现行规划制度有关主体行为的规则 6.3.2 行政主体主导的规划制度缺陷 6.4 规划制度对规划过程的规制 6.4.1 现行规划制度有关规划过程的规则 6.4.2 行政管理过程主导的规划制度缺陷 7 改进城市规划的空间利益调控:制度与政策体系创新 7.1 城市规划的空间利益调控及其实现途径 7.1.1 空间利益调控的内涵 7.1.2 改进城市规划空间利益调控的根本途径:制度与政策体系创新 7.2 规划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与价值取向 7.2.1 规划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7.2.2 规划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 7.3 基于空间利益调控的规划制度创新 7.3.1 以主体组织创新培育多元平衡的“政策网络”结构 7.3.2 主体空间利益行为的制度激励与约束 7.3.3 以规划制度创新调控空间利益交易过程 7.4 基于空间利益调控的规划政策创新 7.4.1 宏观的空间规划政策指引 7.4.2 中观的城市空间政策框架 7.4.3 微观的空间利益调控政策 8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