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课程论/ESPH科学教育丛书

科学课程论/ESPH科学教育丛书

  • 字数: 400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余自强
  • 商品条码: 97875041221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02
  • 印次: 3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余自强1945年7月出生于温州市区,1963年至1970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毕业后在中小学、温州师范学院及温州教育学院任教,1986年至1991年任温州中学校长,1993年至2004年任温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现任温州市教育局教学顾问。1987年起连续担任中国生物教研会理事,并任浙江省生物教研会副会长、自然科学教研会副会长。余自强是1985年温州市劳动模范、温州市特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4年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1999年起受聘担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专家;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初中小学科学教材和高中生物教材审查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生物教育硕士导师。
目录
第一章 课程和课程论 第一节 课程和课程改革 第二节 课程论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科学课程的开设 第三节 中国现代初中科学课程的设置 第三章 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反映 第二节 近代科学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国际教育思潮对民国时期科学课程的影响 第四节 建国后的中学科学课程分析 第五节 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 第四章 现代综合科学课程介绍 第一节 现代综合课程的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 现代综合科学课程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节 苏格兰综合理科的概况 第四节 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示例 第五章 浙江省初中“自然科学”课程介绍 第一节 “自然科学”课程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 “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村和学科要素分析 第三节 “自然科学”课程的编制和试验 第四节 “自然学”课程的编制和试验 第五节 “自然科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改革的困难 第六章 国内其他的中学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实验 第一节 东北师大附中的《自然科学基础》 第二节 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初中理科课程实验 第三节 上海市义务教育初中“理科”课程介绍 第四节 广东省和上海市关于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研究 第七章 综合科学课程的教育哲学基础 第一节 科学教育的本质功能 第二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节 以科学哲学新观念建构科学课程 第八章 综合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和学习活动 第一节 科学课程的目标指向 第二节 综合科学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第三节 科学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第四节 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 第九章 综合科学课程的价值 第一节 课程的价值和评价 第二节 建构超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 科学方法教育 第四节 人文素质教育 第五节 实践能力培养 第十章 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第一节 教科书的编写 第二节 “自然科学”课程学生实践活动手册的编写 第三节 从浙江省的实践谈教师的适应 第十一章 世纪之交的科学课程改革 第一节 制约科学课程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20世纪后期科学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的科学课程 第四节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第十二章 科学课程标准 第一节 小学科学课程 第二节 《初中科学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体系 第十三章 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第一节 教材的建设 第二节 探究式学习的实施 第三节 教学评价改革是先导 第四节 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第十四章 科学课程的展望 第一节 科学课程的现代化 第二节 科学课程的本土化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