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关系权力与市场(中国房地产业的社会学研究)

关系权力与市场(中国房地产业的社会学研究)

  • 字数: 20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林艳
  • 商品条码: 978750970309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项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的社会学研究。具体而言, 作者围绕着房地产市场中的“关系”现象,对这一市场的实际运行秩序进 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关系”作为一种微观的社会结构生 成原则,在房地产市场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关系上,充当一种正式规则的转 换机制;在房地产市场内部,则发挥一种经济资源的配置功能,从而深刻 地塑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形态。作者指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初期 资金短缺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关系”这一微观社会动力因素,构成了促 进房地产市场发育与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动力量。当然,从围绕着房地产市 场展开的利益角逐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当今中国社会分化的若干趋势和机 制。 本书沿三条主轴,建构出一个“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把“ 关系”阐释为一种强化弱关系的文化传统,并强调这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 社会的本体论意义。第二,把市场中的“关系”现象,纳入到一个市场的 构成理论中去思考。把市场中的社会关系区分为内生性和外源性两种类型 ,指出市场本身的特性和制度环境的因素都有可能是社会关系在市场中生 长的土壤。这是作者观察和解释房地产市场中“关系”的不同性质与作用 的理论前提。第三,在转型经济的历史语境中探讨“关系”,揭示这一微 观现象对于诊断中国转型经济之未来走向的特殊寓意。 作为具体研究场景,房地产市场被刻画为一种特殊的市场类型,它对 制度环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鉴于制度环境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作 者回顾了中国官本位的制度遗产及其对市场经济的调适和影响,之后又对 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演进脉络及其制度环境特征进行梳理。经过上述的 理论视角澄清和社会背景铺垫,就正式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田野”。在描 述了房地产企业的关系实践之后,就关系的类型、内涵和经营策略进行了 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认为情感主导型关系,亦即中国本土意义上的“关 系”,才是房地产市场社会关系实践的典型模式。作者也尝试着分析了房 地产市场之所以成为关系密集型市场的根源。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作者 还提出了一种“关系”的分化论观点,以回应当前学界有关“关系”之变 动趋势的争论。另外,作者提出“关系”黑洞的概念,用于揭示中国转型 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作者简介
李林艳,南开大学社会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任教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关系”研究的进路5 一 “关系”的三种论题5 二 重回“关系”的文化论题16 三 “关系”的界定20 四 小结29 第二章 市场中的社会关系:一种解释方案30 一 重思市场30 二 市场中的社会关系及其理论化方向39 三 制度基础与交易安排45 四 市场中社会关系的不同来源48 第三章 转型经济的历史语境51 一 转型经济:理论与视角52 二 “关系”对于中国转型经济的认识意义57 三 制度遗产:中国官本位制度的谱系64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的迷思77 一 城市生长隐喻与房地产市场77 二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的制度背景81 三 研究策略(research strategy) 90 第五章 房地产市场中的“关系”(上篇)98 一 “关系”的意义103 二 前期:一百多个公章113 三 中期:政府权力的渗透119 四 后期:回避“关系”的艺术133 五 与城市政府官员的“关系”136 六 小结140 第六章 房地产市场中的“关系”(下篇)141 一 “关系”的类型141 二 “关系”的内涵148 三 “关系”经营策略165 四 “关系”与正式规则178 五 小结181 第七章 关系密集型市场的成因与后果183 一 社会关系与资金运用184 二 制度基础与微观环境188 三 文化特质与利益组合191 四 关系密集的后果193 第八章 结语195 一 “关系”的分化论196 二 市场中“关系”的不同根源199 三 超越强—弱关系的二元对立200 四 “关系”黑洞与经济转型201 五 本研究的局限202 附录 主要访谈对象简介204 参考文献205 记2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