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民政府考试院研究/民国史研究系列

国民政府考试院研究/民国史研究系列

  • 字数: 33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肖如平
  • 商品条码: 97875097016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动荡和剧变的时代,国民政府为了应付内外的冲击 与挑战,巩固政治统治,扩大合法的政治资源,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依据 五权宪法理论,在训政时期建立五院制政府,以考试院作为国家最高考试机 关,推行考铨行政,行使独立的考试权。 本书以国民政府考试院为考察对象,以考试院行使考试权和推行考铨行 政为切入点,通过对考试院的理论渊源、组织职权、人员构成、考铨行政等 方面的考察,论述了考试院的制度变迁与实际运作,五院制体制下考试院的 职权与地位,考试院与其他院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考试院在制度方面的创 新,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考试权独立的困境。并对国民 政府考试院的绩效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本书认为,考试院及其考铨制度是近代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产 生和发展起来的政治制度,既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国民政府时期,考试院在制度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建立了现代意 义上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还创立了带有西方人事管理特征的铨叙制度,人事 管理获得初步统一。但制度的设计并不代表制度的实际运作,由于党权的干 涉,考试院在五院中又处于权力的弱势,加之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使考试院在行使考试权、推行考铨行政时面临着种种困境,不仅考试权无法 与其他四权平等对峙,真正独立,而且考试院往往处于有职无权的尴尬境地 ,考铨行政也因党派或其他机关的干涉而难以纳入正常轨道,其应有的功效 未能充分发挥。尽管如此,国民政府考试院及其考铨制度的创设与推行,在 中国人事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传统考铨 制度向现代人事制度演进的重要阶段,不仅对国民政府的政治统治产生了积 极影响,而且为以后考铨制度的变革、现代人事制度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
作者简介
肖如平,江西信丰人,1973年生。2006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出版《朱培德传》(合著)。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论抗战时期的江西保学教育》、《近十年来中央苏区史研究述评》、《从自治到保甲:20世纪30年代江苏基层政治的演变》等十余篇。
目录
摘要 序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几个问题的争议 第四节 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不足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西糅合:考试院的渊源 第一节 中华国粹:古代的考铨制度 第二节 考试择人:西方近代的文官考试 第三节 五权分立:孙中山的考试思想 第四节 初步尝试:民国初年的文官制度 第二章 考试院组织职权与人事分析 第一节 考试院组织职权的演变 第二节 考试院成员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 戴季陶与考试院的人事控制 第三章 考试任官,雷大雨小 第一节 考试的制度设计 第二节 战前的任官考试 第三节 分发与任用脱节 第四章 适时变通,广植人才 第一节 变通扩展:战时的任官考试 第二节 救选举之穷:公职候选人考试 第三节 执业资格: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 第五章 铨衡百官,职重权轻 第一节 战前铨叙行政的创设 第二节 战时任用制度的变通 第三节 战时公务员的考绩奖惩 第四节 战时公务员的保障 第五节 人事管理的初步统一 第六章 考试院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 考铨制度推行之成效 第二节 考铨制度推行之缺陷 第三节 独立困境的深层分析 余论 由存废之争到制度革新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