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教师声辩

为教师声辩

  • 字数: 25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吴志翔
  • 商品条码: 97875633716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一百三十多篇文章,绝大部分来自“塞林说新闻”栏目中的刊 登稿,另有一小部分是我在《教育信息报》及其他媒体上发表的教育言论。 本书的文字来自一个栏目——“塞林说新闻”。 “塞林说新闻”是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尤其是《教育信息报》倾力打造的 个性化教育言论品牌栏目。本书在尊重理性力量的同时,投入更多的人文关 怀。从文章中可以把握教育脉搏,感受文化体温。作者思想新锐而成熟,行 文大气,理性与激情兼具,文笔富于美感个质感,能给读者尤其是教师、学 生带去一些启发和感悟。
作者简介
吴志翔,笔名塞林。毕业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在浙江教育报刊社担任编辑、记者十五年,曾被评为“首届浙江省专业报十佳新闻工作者”。现任《教育信息报》副主编。著有《诗酒年华》、《忧郁的享受》、《性感的美学》等随笔集以及《肆虐的狂欢》、《20世纪中国美学史》等学术性著作。
目录
第一辑:教师不可承受之重 分享时代的艰难与辉煌 教师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请不要把教师推上祭坛 给教师更多一点“余裕” “裂缝正好穿过我的心” 穷教师,富教师 一不小心就成众矢之的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在理想面前崩溃? 班主任:负轭前行 人生是一次长跑 徐本禹唤醒的感动 一位英雄的离去 伤逝 压力的合围 “说真话”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2005,悲情与温暖 博客之于教育有何意味? 是谁心目中的“魅力教师”? 校长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先生” 辱师事件:失去靶心的批评 寻找抚慰人心的力量 两位林老师的命运 守望教育的人生永不谢幕 这个时代的价值标高 其实,教师更需要人文关怀 兰迪教授的“最后一课” 第二辑:青春岂能不设防? 乖孩子的B面 生于八九十年代的那些人 误不起的下一代 “全能的牧羊人” “80后的盛宴” E时代的忧虑 时间的壁垒 褒贬之间三题 “超女”美学暴动与教育的惊愕 陈凯歌为什么得不到尊重? 高中生怎能不钟情理想? “青春霸权”是否不可冒犯? 青春岂能不设防? 选秀是个“情景大课堂” “彪悍的人生”也需要道歉 “头发问题”:个性与规范之间 韩寒与语文:谁为谁纠错? 当“书面体”遇到“动漫体” 感恩的心需要表达 别忘了自己也有小时候 阅读是浪费生命吗? 疯狂女歌迷为何执迷不悟? 我们今天怎样做观众? 第三辑:让阳光朗照心灵 那根钓鱼竿价值八万美元 “山姆,欢迎回来!” “马加爵病毒” 附:二十二岁的落日 . 成长路上真情相随 多几分反思少一些责难 “胁迫式教育” 光脚走进阅览室 人性化·迟到·女生后背 从“爱情如歌”到《少年心事》 “生命教育”无处不在 “平凡教育”无立足之地 让阳光朗照心灵 爱因斯坦和安徒生,两只“丑小鸭” 好学生为何成另类? 思政教育需要“视野融合” 我们需要那21克的重量 洪战辉是强者而不是圣人 体贴那一颗脆弱的心灵 泥泞中的执著 风雨后的美丽 让高贵的道德凯旋 路上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没有感人的新闻又何妨 9月1日,想说的话太多 “好学生”与“后进生” 校园岂能如“囚室”? 因为“失败”,所以“伤害” 赏识其实更需要智慧 让“游戏冲动”回归艺术教育 尊重,不只是说说而已 跟着兴趣走,握住命运的手 关上了一扇门,定会打开一扇窗 第四辑:教育绝不嫌贫爱富 不一样的读书,不一样的命运 谁是无辜者 被异化的职称 “甘朱事件” 大学的门槛 走向教育公平 另一种“不和谐音” “见苦思甜”的幸福 教育应拒绝“丛林法则” 泥沙俱下,或者玉石俱焚? 歧视别人就是歧视自己 教育绝不“嫌贫爱富” 择校:抢购教育 高考移民:几分合理,几分荒谬? “制度性委屈” “不得歧视外地人”的主语是谁? 让“他们”成为“我们” 是什么在敲打我心? “学术腐败”得到了太多的宽容 偏见才会污染童眸 丑陋的“生存智慧” “体验贫困”真有那么好吗? “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潜规则”下丑陋的蛋 那种真实刺痛了我的眼睛 无论怪胎还是宠儿,都是“私生子” 她们为何随权力起舞? 第五辑:观念的荆棘路 创新之花开在“围墙”边缘 破除名次的“执著” 就业之门:务实的理性 助学贷款的尴尬 “神话”背后的焦虑 考研变高考 偶然性的悲剧 选美,选美 所谓“状元”,不过是个概念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考语文还是考哲学? 夏令营的消费泡沫 “博士文凭不抵工作经验”的喜与忧 爱智慧,也爱1000万 “洋教材”与教育生态 职业教育因“势”而“热” 谁来担负灾难的罪与罚? 反应过度,于事无补 建筑的背后是理念 求职应有“低姿态”和“高境界” 面试招生的“滞后”与“超前” 高考,不能撬起整个人生 作文原是寻常事 高分复读:制度缺陷和心理病灶 给“裸体教授”补补课 明星与教授不是死对头 2006年的教育表情 好的教育是要让人民满意 语文名篇是岁月和心灵的优选 哗众取宠也无妨 跪谢师恩也有正面价值 我曾以为长江之水向西流 回望过去的中学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