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团与政府的关系--苏州个案研究/东吴公共论丛

社团与政府的关系--苏州个案研究/东吴公共论丛

  • 字数: 12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龚咏梅|主编:张铭
  • 商品条码: 97878023075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政治学领域对非营利组织关注的重要话 题。中国独特的社团与政府的关系更引起学者们不同程度的注意。新中国 成立以来至今,社团与政府的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依附关系、转型时 期多元化格局中“政府主导的合作关系”的主流形态。本书以历史发展为 线索,应用“宏观结构-微观行为”研究方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 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所引发的社团与政府关系的演变以及社团与政 府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着重阐明转型时期政 治资源对社团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社团准确把握政治资源,实现组织宗旨 与资源要素、发展战略与发展策略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推进社团的健康发 展。在此基础上,展望社团与政府关系的走向,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团发 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路径与策略以及配套建设的建议。
作者简介
龚咏梅 江西南昌人,1994年至今,执教于苏州大学。2002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8~9月应邀参加美国国务院IVP(国际访问者计划)项目赴美访问交流。研究方向是政治学理论、非营利组织研究。曾出版专著《现代国家建设的制度秩序——兼论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力与社会(1927~1937)》,参编《政治意识论》、《中国地方政府规章研究》等著作,公开发表《联合的艺术:社团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社会中国家与妇联的政治资源》等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1   第二节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5     一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理论5     二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理论10     三 中国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研究14     四 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21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25     一 研究视角25     二 研究方法27   第四节 有关名词的解释33     一 社团的概念界定与特点33     二 政府的概念说明38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38 第二章 社团与政府的学理关系42   第一节 社团的合法性基础42     一 社团的社会合法性与政治合法性及其二者的关系43     二 社团的社会合法性基础48     三 社团的政治合法性基础54   第二节 治理的逻辑:社团与政府的合作型关系63   第三节 合作的艺术:行为策略视域下社团与政府的合作74     一 社团与政府合作的类型75     二 社团与政府合作的过程80     三 社团与政府合作理想与现实的统一84 第三章 历史:改革开放前社团与政府的关系90   第一节 革命后社会的高度整合90     一 全能主义政治90     二 社团政治化101   第二节 政治化社团与政府的关系108   第三节 政治化社团与政府关系的松动113     一 全能主义政治解体113     二 政治化社团与政府关系的松动124 第四章 现状:转型时期社团与政府的关系127   第一节 转型变革与社团类别多元化127     一 转型变革127     二 社团类别多元化136   第二节 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多元化142   第三节 社团与政府的合作型关系145   第四节 社团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呈政府主导型152     一 政府监管模式的延续154     二 社团发育不成熟160   第五节 评价:政府主导的社团与政府的合作型关系164 第五章 前景:社团与政府关系的走向175   第一节 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发展走向175     一 社团从政治合法性追求走向社会合法性追求176     二 社团与政府的合作多元化178     三 社团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关系181   第二节 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发展路径和策略182     一 政府主导的社团与政府合作关系的发展路径和策略183     二 政府所办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发展路径和策略185     三 准政府所办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发展路径和策略187     四 民间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发展路径和策略189   第三节 配套建设192     一 法治建设193     二 服务型政府的塑造196     三 社会文化基础的形成200 第六章 个案:苏州市妇联与政府的关系204   第一节 苏州市妇联的概况204     一 办公室205     二 调研室206     三 组织宣传部206     四 妇女发展部207     五 权益部207     六 挂靠机构208   第二节 苏州市妇联与政府的关系:现状与问题210   第三节 苏州市妇联与政府的关系:对策研究215 第七章 个案:苏州市商会、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221   第一节 苏州市商会、行业协会的概况221   第二节 苏州市商会、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现状与问题226   第三节 苏州市商会、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对策研究230 第八章 个案:苏州大学女知识分子联谊会与政府的关系234   第一节 苏州大学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概况234   第二节 苏州大学女知识分子联谊会与政府的关系:现状与问题237   第三节 苏州大学女知识分子联谊会与政府的关系:对策研究241 附 录245   附录一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45   附录二 苏州市妇联简介259   附录三 苏州商会简介26l 参考文献265 后 记27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