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 字数: 20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乔凤杰
  • 商品条码: 78023035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5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把人的全部行为按其万向或性质分为经验心之建构和超验心之彰显 两种类型,阐述了经验心之建构与超验心之彰显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此为线索分别在建构经验心和彰显超验心的层面上探讨了中华武术 与传统文化之主流形态兵家、道家、佛家、儒家等的内在关系,并对传统文 化影响下中华武术的复合理性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剖析。该书条理清晰,思 考深刻,分析透彻,是一本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学术力作。
作者简介
乔凤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武术世家,从小习武。1992年6月,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2月,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河南大学教授,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化哲学、武术文化哲学、武术技击。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70多篇。
目录
导 言 一 为何研究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二 如何研究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三 传统文化何以能影响中华武术 四 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的总体影响 第一章 武术与兵家 第一节 正出而谲用 第二节 谨养而治气 一 战在于治气 二 谨养而勿劳 第三节 掌握主动权 一 先为不可胜 二 贵知彼知己 三 深谋而慎战 四 先机而制敌 五 藏己而掩形 六 扬长而避短 七 军有所不击 第四节 因敌而制胜 一 因敌而制胜 二 避实而击虚 三 示形而误敌 四 正合而奇胜 第二章 武术与道家 第一节 形上的引导 第二节 反动与弱用 第三节 复归于无极 一 复归的理路 二 复归的技术 第三章 武术与佛家 第一节 武佛的因缘 第二节 禅定与内功 一 禅定即内功 二 禅定的功效 第三节 禅修与练武 一 训练即修行 二 武术之禅修 第四章 武术与儒家 第一节 儒何以治武 第二节 武德的建构 一 礼仪的规训 二 五常的教化 三 中庸的告诫 第三节 无极而太极 第五章 复合的理性 第一节 理性的架构 一 本然的诡道 二 超然的圣道 三 诡道与圣道 第二节 相关的思考 一 人格与功夫 二 统制与僭越 三 公德与私德 结 语 一 对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之关系的现代理解 二 对中华武术之当今发展的现实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