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

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

  • 字数: 37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志南//李闽榕
  • 商品条码: 78023025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0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李闽榕,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福建行政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业。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日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改革》、《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学社会主义》等中央和省级出版社及报刊上发表各类著作、文章240余篇(部)。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200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与王秉安教授合著的《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一书2005年11月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有20多篇论文和主持完成的研究报告获其他省部级奖励。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曾在省直机关、市、县、乡镇等单位任职。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过多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等重大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经济类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定位与发展进程/1 第一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福建省的实践/3 第二节 全国主要经济区与福建省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8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24 第四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进程的战略突破/29 第二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总体目标与“十一五”发展规划/35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37 第二节 “十一五”规划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41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选定/45 第三章 “十一五”规划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57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分析/59 第二节 “十五”计划期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67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71 第四章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测度和评价/81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83 第二节 福建省经济集约化测度与初步评价/89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动对增长方式的影响/101 第四节 关于促进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建议/109 第五章 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测评/113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115 第二节 福建省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回顾/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127 第四节 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评价/137 第五节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144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评价与战略推进/155 第一节 福建省工业化演进阶段及其评价指标/157 第二节 福建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基本评价/164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期问福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面临的主要矛盾/172 第四节 “十一五”规划期间福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举措/176 第七章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举措/183 第一节 科技自主创新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标准/1 85 第二节 福建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1 88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时期福建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关键与着力点/194 第四节 提高福建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199 第八章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价分析与主要举措/203 第一节 福建省能源、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情况/205 第二节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比较/208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期间福建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中长期目标和需要把握好的重要关系/210 第四节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和举措/212 第三节 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对福建省文化产业现状的评价/304 第四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目标和举措/308 第十四章 科学有效使用土地的现状分析与对策/317 第一节 福建省土地使用的总体情况/319 第二节 福建省土地效益情况分析/323 第三节 福建省土地利用的潜力分析/337 第四节 福建省建设用地的需求分析/340 第五节 提高福建省土地使用效率与效益的对策和建议/346 附件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评价体系标准及福建省实现进程简要评价/353 一 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进程判断评价/355 二 工业化指标体系及进程判断评价/357 三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进程判断评价/362 四 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及评价/366 编后记/37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