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绕着大毛球飞行(寻找工作的从容轨道经典版)

绕着大毛球飞行(寻找工作的从容轨道经典版)

  • 字数: 140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美)戈登·麦肯齐|译者:闾佳
  • 商品条码: 9787559609977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6
定价:¥5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果等你走进坟墓,却不曾画出你的杰作,那你就再也没有机会画它了……没有人能它画出来,只有你。” ?组织的发展过程就像一根毛发又一根毛发缠成毛球。毛球是政策,是程序,是规矩,是顺从,是刻板,是屈从现状;绕轨道飞行则是独创,是打破规则,是不墨守成规,是实验和创新。要想接通创作力,你必须飞出毛球,绕着大毛球飞行。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在不落入循规蹈矩窠臼的同时,把企业引力变成一种有用的资产,避免飞进遥远太空吞噬一切的虚空。 ?贺曼贺卡公司“创新悖论长”戈登?麦肯齐以他30年另类职业生涯的经验,用诙谐的故事、真实案例,为我们解读了如何在公司中打破固化思维,彻底释放创造力天性。
作者简介
戈登?麦肯齐 ?他是精灵古怪,奇思异想的酷老头。他自由放肆,不按常理出牌,他对理性说“呸”,他厌弃干瘪的现实,追寻多汁的社会。 ?他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事物,摸索研讨班、创新悖论长、幽默工作室,最有名的就是毛球。 ?他的这本著作畅销19年,被奉为“异类圣经”。 ?20世纪50年代初,麦肯齐肄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偶然在《温哥华太阳报》找到了一份插画师兼文案作者的工作。到了贺曼贺卡公司之后,他成为个人风格浓厚的企业“圣人”,出任“创新悖论长”。1991年开始,他就如何在官僚体系内保持创造力办起了摸索研讨班,长期担任贺曼贺卡创意主管。
目录
创新与打破常规   拉卡拉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 孙陶然 打破常规才能成功,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 对外而言,所谓的规矩就是先行者的做法,他们做成功了,他们的做法就成为了有形和无形的规矩,后来者如果按照这些规矩去做,永远也不可能超越他们。要超越就必须用和他们不同的做法,打破常规。 对内而言,一个员工如果只知道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工作,就会陷入平庸,成为一颗螺丝钉而丧失发展空间。一个员工在公司的价值与其可替代性成反比,你的岗位可替代性越高,你的价值就越低,例如前台接待员,公司随时可以招聘到,所以这个岗位的价值最低薪酬也最低。一般而言,按部就班的工作岗位或者按部就班工作的人,可替代性都比较高,所以价值也比较低。 因此,不论我们是位居高位经营一个公司,还是只是一名员工,我们在工作时都应该把着眼点放到创新上,只有创新才能够解决问题,而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只有解决了问题我们的工作付出才有价值。   但是不是为了创新就应该信马由缰没有约束呢?当然不是,存在即合理,不论是先行者的做法,还是公司内部的规则,都是历经无数的成功和失败锤炼出来的,是过去我们成功的源泉,是合理的,首先我们必须遵循之。只是情况随时在变化,过去的规则不可能考虑到现在的新情况,所以总会有不适合的地方,我们的创新只是突破了这些不适合的地方而已,绝非全盘推倒重来。   尤其是对于员工而言,创新不是耍小聪明。经验证明,团队里的危险多来自“聪明人”,登山时他们总想抄近路,游戏时他们总想去守株待兔,工作时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理解”修订上级意图,时不时就脱离预定位置让同事踏空。聪明人总认为自己聪明,所以贯彻领导指示之前总要评估一下领导对不对,往往不会去理解领导的意图,而是沉湎于自己的意图,所以最常见的情况是聪明人是团队中最大的反作用力。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是由队伍之中最聪明的那个人决定的,而是由战略的正确性和团队的齐心协力决定的。作为员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首先是团队中的一员,我们要创新,但是不能脱离了团队的目标和核心规则来创新,我们的目的是建设不是破坏,是解决问题不是搞得天下大乱。   创新是有方法的,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按照“先问目的、再做推演、亲手打样、及时复盘”的方法论来进行创新,既保证我们创新的目的是符合总体方向的,也保证创新是可行的,是循序渐进能够执行的。   任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其实都需要创新,但是往往当你踏进去的时候,为了企业的盈利和个人的升值会让你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和愿望,于是只能碌碌无为地从事单调的工作,没有激情,也没有错误。在你打破常规的时候,先行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一定会拼命阻止你的,是继续还是停下来?你必须知道,所有的创新最开始都是不被看好的。这是对创新者的第一个考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