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名著译丛

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名著译丛

  • 字数: 233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日)天野郁夫|译者:陈武元
  • 商品条码: 75041319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对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 详细的论述,是一部全面了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著作。20世纪90年 代末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正在给政策决策者和学术研究者 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保障我国高等教 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日本高等教育这一个多世纪,特别是“二战”后几十 年的发展经验,对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现在与未来的各种问题,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同时,由于作者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开 辟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途径,因此本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也 具有方法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天野郁夫,日本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和高等教育学家。1936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58年毕业于一桥大学经济学院,196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博士课程),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任职,历任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日本教育社会学会会长,日本高等教育学会首任会长,日本大学审议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会员等职。现任日本文部科学省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研究部部长。 天野教授的著作颇丰,主要代表作有《考试的社会史》(1983)、《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1986)、《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研究》(1989)、《大学——变革的时代》(1994)、《教育改革的趋势》(1995)、《E本的教育系统》(1996)、《教育与近代化——日本的经验》(1996)、《大学——挑战的时代》(1999)、《大学改革的趋势》(2001)、《日本高等教育系统》(2003)等。除此之外,还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天野教授是日本当今最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之一,有“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第一人”之美誉,其许多著作是日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必读书籍。他的多篇论文已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影响。
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引论: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学说与制度类型论 一、特罗的发展阶段“理论” 二、阶段过渡的问题 三、模式与现实 四、美国与日本 五、本·戴维与阿什比 六、“大学”与“高等教育” 七、比较“高等教育”之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章 旧制专门学校:高等教育机构雏形的建立 一、专门学校的建立 二、发展过程 三、留给“二战”后的遗产 第三章 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认定与标准判断 一、两种设置认定方式 二、日本的情况 三、设置认定与标准判断 四、《专门学校令》与私立学校的设置认定 五、《大学令》与私立大学 六、“二战”后的问题 第四章 地方国立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地方性 二、官学本位主义与地方的教育要求 三、高等教育的地方性结构 四、战争期间的改革与扩张 五、地方国立大学的建立 六、缩小中央(东京)与地方的差距 七、探索新的地方性 第五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模式 一、大众化的日本模式 二、高等教育机构的形态与功能 三、大众化的过程 四、大众化的冲击 五、遗留下来的课题 第六章 高等教育制度论:日本模式的摸索 一、问题的设定 二、“雏形”’的建立 三、等级结构的形成 四、“二战”后的改革 五、新制度的摸索 第七章 大学分类论 一、大学分类的方法 二、大学群的比较分析 三、大学群的特性分析 第八章 日本模式的变化 一、“高等教育系统”论 二、等级结构的性质 三、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 四、教师与学生 五、社会威信的变动 六、中央(东京)与地方 七、等级结构的变动 八、研究与教育 九、变革时期的高等教育 后记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