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信息化教育丛书

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信息化教育丛书

  • 字数: 385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钟志贤|主编:祝智庭
  • 商品条码: 75041331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05
  • 印次: 2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信息时代的特点,将素质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精神、现代学 习理论和信息技术融于一体,建构了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框架。全书分上 下两篇,上篇为总论,定义和阐释了模式、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概念 ,论述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三大支柱,阐述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宗 旨,描述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思维视角:下篇为分论,在总论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究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十大信息化教学模式。 本书对于进一步探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运作,有效引领运用信息技术 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积 极的意义。 本书适用于广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对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研 究生以及所有关注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参考书。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概念理解 一、模式与教学模式 (一)模式 (二)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教育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定义与特征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旨趣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三大支柱 一、理念支柱: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 (一)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理论支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 (二)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素 (四)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隐喻 三、技术支柱:作为学习工具的信息技术 (一)技术的隐喻与作用 (二)用技术学习 (三)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宗旨 一、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 (一)发展与学习者发展 (二)高阶能力结构模型 (三)高阶能力要素阐释 (四)高阶能力的核心:高阶思维 (五)高阶能力、高阶思维、高阶学习与高阶知识 二、支持学习者高阶学习 (一)高阶学习的意义与特性 (二)高阶学习的特性阐释 (三)支持高阶学习的路径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类型与价值判断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一)JonaSSen等人的描述 (二)祝智庭博士的分类观 (三)另一种可能的分类框架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判断 (一)价值判断的角度 (二)模式的价值判断 第五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取向 一、模式变革的取向 (一)变革基调:从接受走向探究 (二)模式变革的取向 二、模式变革的十大预期特点 三、模式建构的思维取向 (一)取向架构 (二)思维取向阐释 四、模式实例选择的依据 (一)选择框架 (二)选择说明 下篇 分论 第六章 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一、基本概念理解 (一)资源 (二)主题 (三)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 二、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设计 (一)主题开发的路径 (二)探究:主题教学设计与运作的核心 (三)构建成功的探究学习环境 (四)多维衡量: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效果评价 三、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设计模板 (一)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二)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设计模板 四、主题教学设计案例 第七章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框架 (一)概念理解 (二)构成要素 (三)基本特征 (四)流程/操作程序 二、PBL模式中的IT作用 三、基于IT的PBL模型设计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