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鲁迅杂文精编

鲁迅杂文精编

  • 字数: 605
  • 出版社: 漓江
  • 作者: 金隐铭
  • 商品条码: 7540722452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692
  • 出版年份: 2005
  • 印次: 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约请鲁迅博物馆的专家选编,为使这本书成为鲁迅散文众多版本中最为准确的一种,选编者以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上海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参照鲁迅现存手稿和其他版本进行校勘,择善而从。 杂文是鲁迅创造的一种新型文体。这种文体既吸收了英国随笔(Essay)篇幅简短、绵里藏针、微而显著、小而见大的特色,又借鉴了魏晋散文“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文风,特别是继承了魏晋文章的骨力。其杂感和短评,是鲁迅杂文的骨干,侧重于议论,融会了诗的境界、形象和美的文字等。它是诗与政论的融合,是史笔与诗情的结晶,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体,是战士和诗人一致的产物。
目录
上卷 人海杂言 我之节烈观 7 随感录二十五 15 随感录三十五 17 随感录三十六 19 随感录三十八 20 随感录三十九 23 随感录四十 25 随感录四十一 27 随感录四十二 29 随感录四十三 31 随感录四十八 33 随感录四十九 35 随感录五十四 37 随感录五十六 "来了" 39 随感录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41 随感录五十八人心很古 42 随感录五十九 "圣武" 44 随感录六十一 不满 47 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49 随感录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5l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52 估《学衡》 62 为"俄国歌剧团" 65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67 论照相之类 69 咬文嚼字 75 青年必读书 77 忽然想到 78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83 看镜有感 87 忽然想到(五、六) 90 春末闲谈 93 灯下漫笔(一、二) 97 杂 感103 导 师105 忽然想到(七、八、九) 107 我的"籍"和"系" 112 忽然想到(十、十一) 115 杂 忆 122 论"他妈的!" 127 论睁了眼看 131 从胡须说到牙齿 135 十四年的"读经" 142 这个与那个 146 寡妇主义 152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157 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164 学界的三魂 170 古书与白话 173 我还不能"带住" 175 不是信 178 送灶日漫笔 189 一点比喻 192 谈皇帝 195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197 无花的蔷薇之二 199 空谈 202 《穷人》小引 205 《何典》题记 209 《十二个》后记 211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 215 黄花节的杂感 217 老调子已经唱完 219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225 革命时代的文学 228 可恶罪 234 新时代的放债法 235 革命文学 237 怎么写 239 略论中国人的脸 245 在钟楼上 248 小杂感 255 下卷 荆天丛笔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267 文学和出汗 273 "醉眼"中的朦胧 275 看司徒乔君的画 280 扁 282 头 283 太平歌诀 285 铲共大观 287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289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293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294 流氓的变迁 298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300 书籍和财色 301 习惯与改革 303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305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308 我们要批评家 313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315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317 上海文艺之一瞥 321 唐朝的钉梢 331 宣传与做戏 333 几条"顺"的翻译 335 "友邦惊诧"论 338 答北斗杂志社问 340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342 论"第三种人" 345 "连环图画"辩护 349 今春的两种感想 353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356 祝中俄文字之交 359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363 观斗 365 电的利弊 367 航空救国三愿 369 从讽刺到幽默 371 文学上的折扣 373 听说梦 375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378 关于女人 382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384 二丑艺术 388 谈蝙蝠 390 华德保粹优劣论 392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394 谈金圣叹 397 经验 399 谚{吾 401 查旧帐 403 中国的奇想 405 豪语的折扣 407 沙 409 "揩油" 411 《守常全集》题记 413 祝《涛声》 416 爬和撞 418 各种捐班 420 帮闲法发隐 422 登龙术拾遗 424 关于翻译(上) 426 关于翻译(下) 428 上海的少女 430 上海的儿童 432 礼 434 吃教 436 小品文的危机 438 喝 茶 441 重三感旧 443 "滑稽"例解 445 野兽训练法 447 难得糊涂 449 世故三昧 451 偶成 454 关于妇女解放 456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458 作文秘诀 464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467 上海所感 469 选本 472 女人未必多说谎 475 捣鬼心传 477 批评家的批评家 479 漫 骂 481 "京派"与"海派" 483 北人与南人 485 过 年 487 运命 489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491 论"旧形式的采用" 497 小品文的生机 500 读几本书 502 拿来主义 504 玩具 507 零食 509 论重译 511 "此生或彼生" 513 《看图识字》 514 隔 膜 516 知了世界 519 难行和不信 521 做文章 523 看书琐记 525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527 看书琐记(二) 530 趋时和复古 532 安贫乐道法 534 奇怪 536 看书琐记(三) 538 "大雪纷飞" 540 商贾的批评 542 中秋二愿 54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546 说"面子" 548 随便翻翻 551 骂杀与捧杀 554 读书忌 556 隐士 558 病后杂谈 560 漫谈"漫画" 569 叶紫作《丰收》序 571 "寻开心" 573 论讽刺 575 从"别字"说开去 577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58l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583 人生识字胡涂始 586 "京派"和"海派" 588 论"人言可畏" 591 再论"文人相轻" 594 不应该那么写 596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598 什么是"讽刺"? 603 文坛三户 605 从帮忙到扯淡 608 名人和名言 610 "靠天吃饭" 613 几乎无事的悲剧 615 三论"文人相轻" 618 "题未定"草 622 论毛笔之类 627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629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631 杂谈小品文 634 萧红作《生死场》序 636 拿破仑与隋那 638 "题未定"草 639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652 《译文》复刊词 654 白莽作《孩儿塔》序 656 续记 658 写于深夜里 661 三月的租界 670 《出关》的"关" 673 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 678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 680 "这也是生活" 682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 686 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688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69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