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

  • 字数: 578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康宁著
  • 商品条码: 7504130745
  • 版次: 1
  • 页数: 604
  • 出版年份: 2005
  • 印次: 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78—2003年,正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力推改 革、全面开放、整体转轨的25年。从质疑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到探索社会主义 市场体制,再到确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这一改革历史命题的破解是 亿万人民创造性参与实践的成果。中国25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与制度创 新的变迁过程,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有领域渐进性改革的缩影。本书 试图描述和解释这一被成千上万人日日更新着的改革实践的内在逻辑力量和 新资源配置制度转换的演进过程。 本书主要运用制度分析框架,从外生变量(转型期制度环境)与内生变量 (高等教育新制度安排)的相互关系人手,考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的初始 条件与约束条件,解剖市场微观主体分化、生成、制衡的机理,解释在新的 制度背景下新配置方式生成替代转换的合理性。本研究认为,转型期制度创 新带给高等教育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稀缺资源配置的供求方式的改变上,而这 一改变又是以资源配置微观主体的产权确立、分化与制衡为配置前提,以增 量制度创新与存量制度调整的双轨配置路径为线索,以回归的学术力量、重 构的政府力量与在建的市场力量三者配置制衡为治理结构;它的配置基础是 以分散的个人与组织的多元利益最大化与补偿制衡机制为特征,其配置效率 是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新制度重建的速度为标识的。 因此,对25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过程的研究沿着两条交织的线索展 开:一条是把这个过程置身于整个宏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中,从制度变迁特 征出发研究资源配置转换的性质、方向与速度;另一条是把配置资源的供求 基点建筑在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的个人行为分析框架上。研究人力资本投资 与回报的制度激励的产权基础与治理结构。本书的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八章 分别从制度环境及制度增量、制度演进等角度对前一条线索进行了讨论;而 第三章、第六章及第七章则分别就资源配置变化的初始条件与约束条件对后 一条线索进行了讨论。在第一章与第二章提供的制度分析框架中对上述研究 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破题分析,在第九章中归纳出六个基本结论,使本书 在整体上体现出理论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内在逻辑。 本书的主要结论与贡献为:1.明确把改革开放25年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 置制度创新过程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整体对待,提出25年的资源总量变化主要 是在新制度生成与转换过程中实现的;2.把制度变量引入对转型期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研究的理论框架内,指出25年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路径、 方向与速度深受制度转换初始条件的制约;3.引入制度分析方法,对转型期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演进的基本因素、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归纳 出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制度创新上呈现为“大海规则”,在制度 变迁上呈现为“微笑曲线”;4.论证了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资源配 置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明确制度创新的微观基础取决于一个“好”的市场 框架下资源配置主体转换生成的约束条件;5.提出大学组织治理结构是现代 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认为有效的大学组织治理结构是置身于市场经济之上 的“三种力量”张力与整合的相对均衡。 总之,本书提供了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演进过程及其原因的分析框 架,从中证实了新配置方式生成运行的合理性。这一研究可作为转型期制度 创新理论的一个范例,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学术研究价值,特别是从中引 申出来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康宁 现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研究员。曾做过工人和教师,1983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1985—2003年在 工作,主要从事国家教育宏观政策分析和教育信息分析,任 办公厅副主任和 新闻发言人。2003年4月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提出“创建全球最大的学习型平台”的全新办台理念。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三 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研究对象和文献搜集 二 文献检索的依据和过程 三 本书研究背景 四 国内研究成果及文献述评 五 国外文献研究述评 六 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的背景及特点 七 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现有理论研究中的三个“断层带”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制度学说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三 新制度经济学及对转型期资源配置研究的影响 四 人力资本产权在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历史演变与制度转型 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概念的扩展 二 中国近现代大学制度变革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三 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革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四 转型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五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嬗变与制度转型的耦合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制度特征与制度环境 一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与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相关性 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化与制度环境 三 不同制度安排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同制度特征 四 不同制度安排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特征的本质区别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选择与成因分析 一 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生成机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权主体的分化条件 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权主体的行为特征 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权主体的约束条件 五 大学组织治理结构对高等教育制度选择的本质影响 第七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三种配置力量作用特点与制衡条件 一 学术力量在市场生成中的回归 二 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三 政府力量在制度选择中的重构 四 学术、市场、政府三种配置力量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相互制衡的约束条件 第八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约束分析 一 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道路选择 二 转型中高等教育新旧制度安排矛盾冲突表现形式 三 转型中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基本轨迹与特征分析 四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型趋势与约束条件分析 第九章 基本结论 一 本书的基本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二 本书研究的重要突破 三 本书研究的局限性 四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