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学原理新编(第二版)

美学原理新编(第二版)

  • 字数: 400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杨辛,甘霖
  • 商品条码: 978730133332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美学原理》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充实了作者近十年来在教学科研中的成果。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指导,从真善美出发,穿插大量生动的资料,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质特征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特殊表现(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并对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因素美感的个性与共性、美育等问题,以及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作了细致的阐述和介绍。 本次修订作者将加入新的图片,并对最近几年的学科热点进行评述。
作者简介
杨辛 ---------------------------- 杨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012年,被授予\"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新编》(均为合著),主编有《青年美育手册》,合作主编有《青年美育新编》《艺术欣赏教程》等。 甘霖 ---------------------------- 甘霖,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新编》(均为合著),另有美学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美学 1 第二节 为什么学习美学 8 第三节 怎样学习美学 12 第四节 基本内容 14 第二章 美的本质及特征 15 第一节 美的本质 15 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16 二、美和自由创造 18 第二节 美和真、善 25 第三节 美和丑 29 一、什么是丑 30 二、美与丑的关系 35 第四节 美的主要特征 37 第三章 美的产生 42 第一节 从石器的造型看美的产生 43 第二节 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46 第三节 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47 第四章 社会美 57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美 57 第二节 人的美 58 一、 人的美和理想有紧密的联系 58 二、 人的美重在内容 62 第三节 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 71 第五章 自然美 78 第一节 美学中的一个难点 78 第二节 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79 第三节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86 第四节 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 91 第六章 艺术美 99 第一节 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 99 第二节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基础 104 第三节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109 第七章 意境与传神 126 第一节 意境 126 第二节 传神 136 第八章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49 第一节 艺术分类的原则 149 第二节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52 第九章 形式美 171 第一节 形式美的特征 171 第二节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174 第十章 优美与崇高 191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191 第二节 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194 第三节 崇高的表现 201 第十一章 悲剧 213 第一节 悲剧的本质 213 第二节 悲剧的几种类型 2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 225 第十二章 喜剧 228 第一节 喜剧的本质 228 第二节 喜剧的特征是“寓庄于谐” 234 第三节 喜剧形式的多样性 239 第十三章 美感的本质特征 246 第一节 美感的形象直接性 247 第二节 美感的精神愉悦性 252 第三节 美感的潜伏功利性 256 第四节 美感的想象创造性 261 第十四章 美感的心理因素 267 第一节 感觉、知觉和表象 267 第二节 联想和想象 275 第三节 情感 287 第四节 理解 29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