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

  • 字数: 35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蔡颖|责编:梁剑琴
  • 商品条码: 97875227156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法理论中的被害人自 陷风险(或称被害人危险接 受等),是指明知存在危险 ,被害人仍然允许或者参与 行为人实施的危险行为而导 致法益侵害结果发生。在被 害人自陷风险案件中,被害 人同意行为人实施危险行为 ,却并未明确放弃法益,应 当如何评价行为人的行为仍 未达成共识。本书立足于我 国立法和司法现实,构建具 有本土特色的被害人自我答 责理论,为被害人自陷风险 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蔡颖,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讲授刑法总论、刑法鉴定式案例分析、成案研究等课程。在《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等CLSCI以及《刑事法评论》等CSSCI刊物中发表论文数篇,文章曾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一项,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
目录
绪论 一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的重要性 二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现状概览 三 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司法实务中的被害人自陷风险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理论与被害人自陷风险 一 案例介绍 二 被害人自陷风险与责任分担 三 被害人自陷风险与可谴责性降低 第二节 因果关系理论与被害人自陷风险 一 案例介绍 二 被害人自陷风险相关的因果关系理论 三 规范的因果关系理论面临的疑问 第三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独立意义 第二章 被害人自陷风险法理基础的核心要素:被害人自我决定 第一节 共犯理论与被害人自我决定 一 共犯理论:自然论标准必然走向规范论标准 二 以共犯理论为基础的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 三 被害人自我决定:共犯理论的必然归结 第二节 社会相当性理论与被害人自我决定 一 社会相当性理论的论证 二 社会相当性理论面临的疑问 三 被害人自我决定: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必然归结 第三节 团结义务理论与被害人自我决定 一 团结义务理论的论证 二 团结义务理论面临的疑问 三 被害人自我决定:团结义务理论的必然归结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之一:内在自由论 第一节 内在自由论之一:意志自由论 一 意志自由论的展开 二 意志自由论面临的疑问 第二节 内在自由论之二:超理性个人论 一 超理性个人论的展开 二 超理性个人论面临的疑问 第三节 小结 一 内在自由论的共通点 二 内在自由论的误区:从自由到限制自由的 奇怪逆转 第四章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之二:外在自由论 第一节 外在自由论的基础:自我决定权 第二节 自我决定权的合理性根据 一 微观层面 二 宏观层面 第三节 自我决定权的合宪性根据 第四节 风险承担理论 一 风险承担理论的一般论证 二 行为危险性否定说的论证 第五节 风险承担理论带来的问题:割裂外在自由论 一 被害人同意理论被架空 二 对自我决定的限制不均衡 三 造成体系崩溃 第五章 统合外在自由论的两种观点:准同意说和行为说 第一节 被害人同意的心理内容 一 意欲说、认识说和容忍说 二 准同意说的展开 三 准同意说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被害人同意的对象 一 结果说的主张 二 行为说的主张 三 行为说面临的批评 第六章 行为说的证立和展开 第一节 结果说面临的疑问 一 被害人自我决定与心理内容 二 同意与故意的平行评价 三 被害人同意与结果不法 第二节 行为说的基础 一 法的保护放弃说 二 禁止矛盾原则 三 行为说与一元行为无价值论并无必然联系 第三节 行为说的适用 一 涉及公共法益场合的被害人自陷风险 二 对结果的同意和对危险的同意 三 对故意行为的同意和对过失行为的同意 四 自我危险和他者危险 第四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生效要件 一 意思方向 二 自我决定能力 三 行为人不具有优势认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刑法家长主义:被害人自陷风险的有效性限制 第一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有效性限制概说 一 法益公有说(国家、社会法益说) 二 利益衡量说 三 (刑法)家长主义 第二节 自由最大化理论 第三节 理性家长主义理论 第四节 人格保全理论 第五节 软家长主义理论 第六节 本书观点:规则家长主义 一 现有理论存在的问题 二 规则家长主义的提出 三 规则家长主义在被害人自陷风险案件中的适用 第八章 救援者案: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例外情况吗 第一节 案例 一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中心火灾案 二 救弟案 三 燃气爆炸案 第二节 肯定归责的观点 一 类比紧急避险的观点 二 划分客观归责领域的观点 三 规范的因果关系理论 四 以共犯理论为基础的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 第三节 否定归责的观点 一 基于刑事政策的观点 二 法秩序的自我答责理论 三 风险未能实现的观点 第四节 本书立场 一 有救助义务的场合不具有特殊性 二 类比紧急避险并不妥当 三 创造动机的情形难以成为例外 四 类比“原因违法行为”难以成立 五 解决方案:从被害人自我答责原则回归对 行为的同意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