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术组织再造--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机制/当代浙学文库

学术组织再造--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机制/当代浙学文库

  • 字数: 224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炜
  • 商品条码: 97873080937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1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术组织再造: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机制》由张炜著,本研究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分析和总结出学科、跨学科研究发展的 基本规律,以这一规律为指导,系统研究国内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 交叉学 科)学术组织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深入探究跨学科学术组织成长和跨学科大 学的 自组织运行模式,进而对跨学科学术组织与大学科学创新能力的关系机制进 行 实证分析和理论模型构建,总结发现相应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策略,最终提出 基于 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构造模型及其在中国的实现路径。 《学术组织再造: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机制》适合大学学术组织 构造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张炜,男,生于1974年,湖南怀化人。工商管理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科技政策管理、技术创业与创新管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多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logy、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浙江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技术创业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专著1部。2008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论文类);2010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专著类)和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论文类);2011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基础研究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背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学科发展与大学学术组织产生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科学与学科发展史的简要回顾 二、学科发展规律的总结 第二节 基于学科分化的传统大学学术组织 一、英美大学传统学术组织的历史演变 二、德国大学传统学术组织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学科综合趋势对大学学术组织发展的影响 一、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 二、欧洲大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 三、日本大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 第三章 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大学学术组织再造的启示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史 二、大学跨学科研究趋势对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二节 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跨学科研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二、跨学科研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二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一般组织模式 一、通过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所进行的跨学科研究 二、通过社会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研究所进行的跨学科研究 三、通过各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或项目进行的跨学科研究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规律对大学学术组织再造的启不 第四章 美国高校跨学科研究引发的大学学术组织变革 第一节 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现状 二、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二节 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现状 二、麻省理工学院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基本形式 三、麻省理工学院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三节 美国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典型特征 一、渐进变革模式:采用基于跨学科的矩阵式学术组织模型 二、创新变革模式:采用基于跨学科的无边界学术组织模型 三、美国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典型特征 第五章 德国高校跨学科研究引发的大学学术组织变革 第一节 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柏林工业大学的历史 二、现代柏林工业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 三、柏林工业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慕尼黑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慕尼黑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 二、慕尼黑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现状 三、慕尼黑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德国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典型特征 一、以大学学系作为学术活动领域的自治机构 二、大学学科设置日趋灵活和多样化 第六章 日本高校跨学科研究引发的大学学术组织变革 第一节 名古屋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名古屋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现状 二、名古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二节 筑波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筑波大学的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模式 二、筑波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 三、筑波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三节 日本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典型特征 第七章 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引发的大学学术组织变革 第一节 清华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清华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现状 二、清华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二节 北京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北京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现状 二、北京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三节 浙江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浙江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现状 二、浙江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四节 复旦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一、复旦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现状 二、复旦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五节 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典型特征 一、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基本形式 二、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结构特征分析 三、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的利弊分析 四、我国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典型特征 第八章 中国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对其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与科学创新能力的关系 二、中国一流大学科学创新能力的数据分析 三、提升我国大学科学创新能力的中长期目标 第九章 跨学科大学学术组织模式设计与结构特征 一、跨学科型大学的概念 二、跨学科大学学术组织构造的因素分析 三、跨学科大学学术组织的构造模型 四、跨学科大学学术组织的系统功能 第十章 跨学科大学的自组织运行机制与实现条件 一、跨学科研究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现代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基本特征 三、跨学科大学自组织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 四、跨学科大学自组织运行机制的实现条件 五、跨学科大学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 六、跨学科大学学术组织体系有效运行的条件 第十一章 中国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长效策略 一、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大学学术组织变革 二、构建我国跨学科大学学术组织系统 三、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长效策略 四、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实现路径 结语 主要结论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二、本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与科学创新能力相关数据表 附录二 大学跨学科研究与科学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