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故事机变

故事机变

  • 字数: 30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施爱东|责编:张林|总主编:朝戈金
  • 商品条码: 97875203976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0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故事机变包含三个方面 :一、故事作为口口相传的 民间散文叙事,随时随地都 在发生变异;二、故事变异 不是任意变异,而是表现为 核心要素相对稳定的“有限 变异”和细节更替的逐步“位 移”;三、变异是有规律的 ,故事变异受到口头传统、 时空环境、记忆偏差,甚至 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具 有情感性、模式化、适应性 等特征。 本书借用“机变”(随“机” 应变)概念来概括故事传播 和重构的方向性(非任意性 )变异特征。从经典回顾、 历时梳理、理论反思等多方 面入手,讨论故事随“机”变 化的规律;并且通过田野考 察、传播实验、记忆实验等 实证研究,具体讨论故事随 机应变的“机”与“变”。
作者简介
施爱东,男,1968年生,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民俗学学术史。代表性论著主要有《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倡立一门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等。
目录
第一章 故事概念的转变与中国故事学的建立 导读 一 正统文人笔下的“故事”与“小说” 二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故事” 三 晚清报刊的汉译“故事” 四 “童话研究”的提倡 五 中国“故事学”的建立 六 “故事研究”对“童话研究”的兼并 小结 学术史的因果与逻辑 第二章 “历史演进”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 导读 一 顾颉刚故事学范式的确立与传播 二 顾颉刚故事学范式所遵循的游戏规则 三 历史演进法的局限 小结 顾颉刚故事学范式的科学贡献 第三章 “层累造史”的加法与减法——以西王母的形象变迁为例 导读 一 西王母的政治地位 一 西王母的仪仗规格 三 西王母的居所 四 西王母的仪容 五 西王母的座驾 六 西王母的歌声 七 西王母的社会关系 小结 “层累造史”与“弃胜加冠”必然相伴而行 第四章 “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 导读 一 “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对四大传说概念的推广 二 线索一:罗永麟与苏浙沪白蛇传研究小组 三 线索二:贾芝与《民间文学》 四 相提并论的重要传说与“四大”成立的印象基础 五 线索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招生试题 六 四大传说概念的发明 七 解开罗永麟的文学史之“谜” 八 从“四大故事”到“四大传说”的转化 小结 烟花商模型:知识生成模式的一种 第五章 牛郎织女传说研究批评 导读 一 牛郎织女研究简史 二 牛郎织女的渊源与流变研究 三 牛郎织女的主题分析 四 牛郎织女的类型与比较研究 五 地方学者的知识考古 小结 在既有条件基础上做能做的学问 第六章 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 导读 一 哪吒城之说始于元代 二 毁弃城门,唤醒哪吒 三 刘伯温修下北京城 四 金受申传颂八臂哪吒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