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时代变迁中的“乌合之众”: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时代变迁中的“乌合之众”: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 字数: 178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姚琦
  • 商品条码: 9787572011719
  • 版次: 1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频繁和剧烈,它是当今世界每一个人正在经历的生活现实。这些社会变化如何与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关联在一起?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个群体身份,我们为何选择加入某些群体?我们为何成为“集体”,又因何行动?文化与情绪如何影响我们?这些都是重要的议题。 这本书聚焦于这一系列与时代发展紧紧结合的问题,系统讲述了社会心理学如何解读人们参与集体行动的原因,特别关注时代变迁赋予集体行动研究的新议题,包括集体行动的文化差异、社会变化与集体行动的关系以及当代中国网络集体行动的特征等。它深入揭示了集体行动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希望可以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助力。
作者简介
姚琦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后。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任上海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集体行动、信任和网络心理。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在SSCI和CSSCI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省部级学术奖励2次。
目录
第一章 集体行动的前世今生:从“乌合之众”“集群行为”到“集体行动” 群众及群众心理学:宏观社会视角 “乌合之众”:个体聚集而生的呼啸力量 心理群体:异质向同质的转化 领袖之于群众:典范和社会动员 群众叙事的延续:《群众与权力》 集群行为:中观互动视角 集体行动:理性视角的介入 为“集体”而“行动”? 集体行动一社会运动与革命? 如何研究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的研究历程 第二章 集体行动的参与动机:理性与非理性之争 情绪与集体行动 群体中的情绪的研究 群体情绪:“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我感到……” 群体情绪的传递:情绪感染 从群体情绪到集体情绪 抗议运动中的情绪变化 工具理性与集体行动 资源动员理论 集体行动的动机理论 集体行动的效能路径 社会认同与集体行动 社会认同:从“我”到“我们” 社会认同驱动的集体行动 政治化社会认同 集体行动中的社会认同 集体行动对社会认同的反作用 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 将暴乱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 道德信念与集体行动 神圣的信念 集体行动中的情绪助推器——道德信念与群体情绪 优势群体为弱势群体发声 个体差异、群体意识与集体行动:人格与社会心理 学的整合 群体意识与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模型 个体差异、群体意识和集体行动 整合模型 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时代变迁中的集体行动 文化与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中的文化解读和意义构建 文化对集体行动过程的影响 文化视角下的集体行动研究 快速社会变化与集体行动 沸腾的社会 涌现的气泡——社会变化中身份的形成 过滤的气泡——走向极端的集群 “嘭”——爆发 不会终结? 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的集体行动 理性兼具感性的中国网络集体行动 自组织导向的中国网络集体行动 第四章我们的研究——调节定向理论视角下的集体行动 “我好还是大家好?”——调节定向对个人目标和集 体目标选择的影响 调节定向影响个体对代币系统的赋意 长期调节定向的影响 情境引发的调节定向的影响 启发 可能性和重要性的战役:调节定向对集体行动承诺的影响 调节定向影响集体行动的目标建构 调节定向和集体行动目标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影响 长期调节定向和集体行动目标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影响 情境调节定向和集体行动目标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影响 启发 “造反有理?”——调节定向对道德信念和集体行动参与意愿的影响 敌对与温和的集体行动 当道德信念遇到预防定向 长期调节定向和道德信念的影响 情境调节定向和道德信念的影响 启发 调节框架和集体行动:个体自我调节与集体行动的 交互作用 从歧视到集体行动:调节定向角度的建构 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的自我差异的影响 调节定向匹配和集体行动意向 启发 第五章 反思 为什么人们会参与集体行动? 人们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 敢问路在何方? 后记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